[每周一书]《到灯塔去》关于生和死的一点意识流
作者企图在《到灯塔去》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第一,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特征这个前提之下,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第二,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之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第三,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
作者通过莉丽等人物之口提出了这些疑问,并且通过情节的发展逐步回答了这些问题。拉姆齐先生和夫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但是他们相辅相成、伉俪情深。拉姆齐夫人和塔斯莱先生的性格也迥然相异,但她也能给他以同情和帮助。不仅如此,她还促使互相反感的塔斯莱和莉丽的关系融洽起来。莉丽把她和塔斯莱在海滨的片刻友谊和谅解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像一件艺术品一般”永远珍藏在心中。拉姆齐夫人就是一位把充满分歧、争论和混乱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得和谐融洽的艺术家。可见作者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夫人在她亲友的小圈子里寻求真实、建立秩序。她取得的成功是有限度的。她所最器重的子女夭折了;她所促成的婚姻破裂了;莉丽和班克斯也未按照她的心愿结合。拉姆齐先生在理性的王国内寻求真理和秩序,但他的哲学研究始终囿于“Q”的范围,难越雷池一步。莉丽的油画在心中构思了十年,最后终于完成,但她自己未必满意,亦无知音欣赏。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作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在第二部中,混乱、寂静和死亡似乎占了上风;拉姆齐夫人死了,她的一切努力似乎皆付诸东流。但是,在结尾部分,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又在莉丽眼前浮现出来,莉丽完成了她的画,拉姆齐先生抵达了灯塔,这都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这就是作者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这,也就是《到灯塔去》这部小说的主题。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译本序。
————————————–
原作名:To the Lighthouse
作者:[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瞿世镜
评分:8.7
《到灯塔去》是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 1927 年完成的小说,是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作者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小说回忆童年的情感,延续到成人之间关系,企图在简单的情节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饱食穷民》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社会
- [每周一书] 心理学童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每周一书] 科学探究《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 [每周一书]《毫无意义的工作》现代工作的精神暴力
- [每周一书]《身体从未忘记》从生理角度理解精神创伤
- [每周一书]《匠人》失落的故乡与故人
- [每周一书]《斯通纳》一个普通人的传记
- [每周一书]《反对阐释》作为美学和道德的写作
- [每周一书]《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 [每周一书]《运动改造大脑》有科学依据吗
- [每周一书] 存在感来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每周一书]《象与骑象人》感性与理性究竟如何相处?
- [每周一书] 从《荒诞医学史》看人类做过的荒唐事
- [每周一书]《历史的教训》人类的活动是否有规律?
- [每周一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