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天空的另一半》第三世界女性生存现状
女性生存问题极少引起发展中国家主流媒体的注意,尤其是南亚和伊斯兰教世界。在印度,女子因嫁妆不够而被处罚或因男人想要再娶而被杀害的“火烧新娘”(bride burning)事件,大约每两个小时发生一起,但是这种消息很少成为新闻。在巴基斯坦的姐妹城伊斯兰堡与拉瓦尔品第,光是过去九年间,就有 5000 名妇女因被认为不听话而被家人或亲家浇上煤油后点火焚烧——或者被泼硫酸,后者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况也许更悲惨。要是以这种速度把妇女活活烧死的是巴基斯坦或印度政府,可以想象抗议之声会有多么强烈。然而政府没有直接参与,人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一名重要的异议分子在异国遭逮捕时,我们会写一篇头版新闻;而当 10 万名女孩常态性地遭到绑架及被非法卖到妓院时,我们甚至认为这不是新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记者往往善于报道特定日子发生的事件,却疏于报道每日常态性发生的事情,比如妇女每日遭受的残暴对待。疏忽这个主题的并不是只有记者。
美国的对外援助中,特别针对妇女的不到 1%。充满热忱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制订出了一套性别不平等的评估方法,深切地提醒我们性别不平等所包含的风险。“超过 1 亿名妇女失踪。”森在 1990 年刊载于《纽约书评》的一篇经典之作中如此写道。这篇文章开创了一片崭新的研究领域。
森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因此,通常情况下,世界许多地方女性人数应该多于男性。就连在贫穷地区,比如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的许多地方,女性也比男性多。然而在极为重男轻女的地区,妇女却从人间蒸发了。就中国的总人口数来看,每 100 名女性有 107 名男性与其相对(新生儿的男女比例差距更大);印度是 108 名男性,巴基斯坦则是 111 名。这的确跟生物学无关。在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与平等程度居印度之冠,同时女性也多于男性,跟美国相同。
森教授发现,上述人口性别比例说明今日全球共有 1.07 亿女性行踪不明。后续研究计算的“失踪女性”人数稍有不同,介于 6000 万到 1.01 亿之间。每一年,全球至少又有 200 万名女性因为性别歧视而消失。
西方国家也有其性别歧视问题,但在富裕国家,性别歧视老是跟薪资不平等、体育队伍资金不足或是上司不令人喜欢的碰触有关。而在世界许多地方,性别歧视却是致命的。比如在印度,母亲带着女儿去接种疫苗的比例少于儿子——光是这一点,就要为印度 1/5 的失踪女性负责。研究发现,一般而言,女孩的病情唯有比躺在医院的男孩还严重时,才会被送入医院。
整体而言,印度 1~5 岁的女孩跟同年纪的男孩相比,其死亡的可能性多了 50%。最保守的估计是,每四分钟就有一名印度小女孩死于性别歧视。
身材魁梧、留着一脸络腮胡的阿富汗人希丹夏曾经这么跟我们说:他的妻儿都生了病,他要妻儿都存活下来,但是孰轻孰重相当清楚,儿子是必不可少的珍宝,而妻子则是可以被取代的,所以他只给儿子买药。“她总是大小病不断,”他冷冷地评论自己的妻子,“帮她买药不值得。”
现代化及科技的发达,有可能加重这样的歧视。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超声波仪器在医院普及,孕妇能够轻易知道胎儿的性别——如果发现是女孩,则会堕胎。在中国福建省,曾有一个农民在谈到超声波时相当激动,咆哮着说:“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生女儿了!”
现在,在中国和印度,为了防止性别选择性堕胎,医生及超声波技术人员被禁止告知孕妇胎儿的性别,然而这个解决办法并不完善。研究显示,当父母被禁止选择性地把女胎堕掉时,就有更多的女孩在婴儿期夭折。母亲不会刻意杀死不得不产下的女婴,但是在照顾方面却马虎草率。布朗大学的发展经济学家钱楠筠(Nancy Qian)量化了这个折中之道,结果令人心痛:平均而言,允许选择性堕掉 100 名女胎,就能避免 15 名女婴夭折。
虐待女孩事件的全球统计数字高得令人麻木。看来,过去 50 年来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死于 20 世纪所有战争的男性还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任何一个十年当中,在常态性的“性别屠杀”中丧命的女孩人数,远多于 20 世纪所有大屠杀中惨遭杀害的人数。
19 世纪,核心的道德挑战是奴役制度;20 世纪,则是对极权主义的抗争。我们相信在迈入 21 世纪后,最重要的道德挑战将会是全球对性别平等的奋力追求。
我们试着拟订一份世界女性的议程,将焦点放在以下三项:
一、性贩卖(sex trafficking)及强迫卖淫;
二、性别暴力(包括荣誉谋杀及集体强暴);
三、孕产妇死亡率(可避免,却依然每分钟都在夺走一名妇女的性命)。
可能对于西方读者而言,发生在遥远世界里的荣誉谋杀、性奴役和外阴残割等事情,虽悲惨但不可避免,就像以前许多正派的欧洲人和美国人也普遍认为奴隶制度是人类生活中令人遗憾但不可避免的现象一样,在他们看来,对女性的迫害仅仅是另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恐怖行为而已。但是 18 世纪 80 年代,以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为首的一些英国人愤怒不满,认为奴隶制度违反道德,非得废除不可,而他们的确做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类似的情况正在萌生,那就是解放妇女的全球运动。
这是一个关于脱胎换骨的故事。这样的改变已经发生了,如果你敞开心扉加入我们,就能加速这个进程。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前言。
————————————–
本书书摘:
- 女人不是难题,而是解决之道;女孩的苦境不再是悲剧,而是契机。
- 19 世纪,核心的道德挑战是奴役制度;20 世纪,则是对极权主义的抗争。我们相信在迈入 21 世纪后,最重要的道德挑战将会是全球对性别平等的奋力追求。
- 女孩要是得到机会,不管是接受教育还是小额贷款,她们就不只是廉价装饰或奴隶,她们之中有许多人是能够经营事业的。
- 虐待女孩事件的全球统计数字高得令人麻木。看来,过去 50 年来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死于 20 世纪所有战争的男性还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任何一个十年当中,在常态性的“性别屠杀”中丧命的女孩人数,远多于 20 世纪所有大屠杀中惨遭杀害的人数。
- 一名男子到了海滩,发现到处都是被潮汐冲刷上岸的海星。一个小男孩在海滩上边走边把海星捡起来丢回海里。“小子,你在做什么?”男子问道,“海滩上有多少海星你知不知道?你怎么做都没用的啦!”男孩若有所思地停顿一会儿,又捡起一只海星,把它丢回海里。“至少对这只是绝对有用的。”他说。
- 粉碎现代奴役的技术手段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政治意愿。政治决心一定是任何废奴运动的起点。
- 荣誉谋杀的矛盾在于,道德规范最为严格的社会,却准许最没道德的行为:谋杀。
- 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
原作名:HALF THE SKY
作者:[美] 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 / [美] 雪莉·邓恩
译者:吴茵茵
评分:8.8
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夫妇这对有丰富联合报道经验的记者伉俪的带领下,我们在本书中去亚非拉国家做了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结等现象,让女性犹如仍置身在 18、19 世纪的炼狱。我们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觉醒的力量。她们将绝望化为希望,勇敢争取生命尊严。
本书以人物故事为线索,佐以大量的数据,没有局限于对女性遭遇的报道,还展示了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维度的思考。同时,本书也为那些想为世界尽一份力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福格行为模型》不依赖意志力的行为公式
- [每周一书] 从初入职场到全面《认识商业》世界
- [每周一书]《夹边沟记事》尘封四十年的历史
- [每周一书]《贪婪的多巴胺》驱动爱、性和创造力
- [每周一书]《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
- [每周一书]《会计原来这么有趣》零基础从业篇
- [每周一书]《我与地坛》从绝望中寻求希望
- [每周一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教你如何读书
- [每周一书]《写在历史的边上》轻松获取文史知识
- [每周一书]《饥饿》关于肥胖的一部身体回忆录
- [每周一书]《创新者的窘境》前浪为何会被拍在沙滩上?
- [每周一书]《20世纪思想史》从弗洛伊德到互联网
- [每周一书]《生命进化的跃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 [每周一书]《批判性思维》做一个独立思考的自由人
- [每周一书]《我们仨》杨绛先生的生活回忆录
“过去 50 年来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死于 20 世纪所有战争的男性还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想想中国的性别比,还有人说男女已经很平等了,真令人不寒而栗。 谢谢推荐!
喜欢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