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社交天性》为什么大脑天生爱社交?
几百年前,哲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曾经这样写道:“痛苦与快乐……支配着我们所有的举止、言行和思想。”毫无疑问,我们会沉迷于肉体上的快乐,同时也会努力避免肉体上的痛苦。但是,它们真能“支配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吗?它们真的就是我们的一切吗?我认为它们远远没有我们通常所假设的那么有控制力。目前,规范社会运行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与边沁所宣称的东西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它们却遗漏了人类行为背后的一些最深层次的动机。
通常被边沁以及其他人所忽略的是:以一定的兴趣为基础,每个人都天生与他人相互连接。对于人类来说,这种连接同肉体上所感受到的痛苦与快乐一样基本。我们天生就是爱社交的社会动物,被深层次的动机驱动着的我们喜欢与亲朋好友们待在一起。我们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想知道他人的头脑中在想些什么。我们的价值观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感,而它又源于被称为“我们”的群体。然而,这种连接也会导致某些“奇怪”的行为,这些行为违背了我们对一个理性自利的行为人的预期;只有把社会属性视为回答“我们到底是谁”这个问题的出发点,这些“奇怪”的行为才会显得有意义。
在过去的 20 年里,我和我的同事建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对于人类大脑是如何对社交圈做出反应这一问题,我们利用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 fMRI)这样的工具,获得了一系列令人吃惊的发现——放在以前,这是绝不可能的。这些研究成果再一次证明了以下这个结论: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与他人相互连接。人类的社会心理一部分可以追溯到亿万年前最早的哺乳类动物时期,而余下的社会心理则是在最近才进化出来,而且很可能是人类独有的。理解这些心理机制如何驱动着我们的行为,对改善我们的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都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阐述人类社会心理的神经机制,并阐明它们是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社交生活的。
注:上文摘自本书前言“被忽略的社交天性”。
——————-
副标题: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原作名:Social: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
作者:[美] 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
译者:贾拥民
评分:8.1
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善于社交,而有的人总是充满障碍?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心痛对人的伤害甚至超过头痛?慈善组织如何激发人们的捐赠行为?比金钱更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方式是什么?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与他人合作,到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学习、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社交天性》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为我们讲述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 人文普及读物《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 [每周一书]《猫鼠游戏》诈骗艺术家的传奇人生
- [每周一书]《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 [每周一书] 避开完美的陷阱《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 [每周一书]《言论的边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简史
- [每周一书]《“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 [每周一书] 关于《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的自我认知
- [每周一书]《独裁者手册》带你真正理解政治
- [每周一书]《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 [每周一书] 哲学谜题《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 [每周一书]《金融投资 400 年》群众心理与经验教训
- [每周一书]《天空的另一半》第三世界女性生存现状
- [每周一书] 跟随《织梦人》开启我们的哲学之旅
- [每周一书] 亲子关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 [每周一书]《偏见的本质》了解人类自身认识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