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这本书讲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故事,其中有让我们骄傲的繁华,也有让我们梦碎的房价。这本书写给大学生和对经济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希望能帮他们理解身边的世界,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些门道,从乏味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出些机会。
本书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内容脱胎于我在复旦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课程讲义。我剔除了技术细节,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述核心的内容和观念: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必须深入了解这一政治经济机体如何运作,才可能对其进行判断。我们生活在这个机体中,我们的发展有赖于对这个机体的认知。要避免把舶来的理论化成先入为主的判断——看到现实与理论不符,便直斥现实之非,进而把要了解的现象变成了讥讽的对象——否则就丧失了“同情的理解”的机会。
我国的政治经济现象非常复杂,不同的理论和信息都只能反映现象的不同侧面,至于哪个侧面有用,由读者决定。对从事经济实务工作(如金融和投资)的读者,我希望能帮助他们了解日常业务之外的政治经济背景,这些背景的变化往往对行业有深远的影响。对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他们所学的西方理论和中国现实之间脱节严重,我将中国政府作为本书分析的主角,希望可以帮助构建二者之间的桥梁。对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他们读懂国家政经大事和新闻。
本书注重描述现实,注重解释“是什么”和“为什么”。当不可避免涉及“怎么办”的时候,则注重解释当下正在实施的政策和改革。对读者来说,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前言。
————————————–
作者:兰小欢
评分:8.9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 [每周一书]《毫无意义的工作》现代工作的精神暴力
- [每周一书] 《故事》不仅仅可用于创作剧本
- [每周一书]《习惯的力量》了解并改变行为模式
- [每周一书] 亲子关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 [每周一书] 看《父与子的编程之旅》轻松学编程
- [每周一书]《合作的进化》与人相处如何实现共赢?
- [每周一书] 经典文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每周一书]《童年的消逝》“小大人”现象的由来
- [每周一书]《我们仨》杨绛先生的生活回忆录
- [每周一书]《加缪手记》在荒诞的世界做自己的英雄
- [每周一书]《创新者的窘境》前浪为何会被拍在沙滩上?
- [每周一书]《认识经济》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
- [每周一书] 从社会学看《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 [每周一书]《私人生活的变革》乡村的情感与道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