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 心理自助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我们都听说过所谓的“顿悟”——在接受治疗的那一刻,你终于意识到你为什么会做那些疯狂的事情。这要归功于热心的治疗师,加上你自己的天赋。对吧?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洛莉·戈特利布在她的新书《也许你应该找人聊聊》(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中写道:“所有洞察都只是心理治疗给你的安慰奖。”“即使你拥有世上所有的真知灼见,但如果你在治疗之外的现实生活中不去作出改变,那再多的洞察,甚至治疗本身,都将毫无价值。”
戈特利布的书可能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用严肃的语言解释治疗过程的书,同时给像我这样的心理治疗怀疑论者带来了希望。我原先认为,仅仅通过谈话,很难让人实现真正的改变。
这本书讲述了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分别处于截然不同的危机中——好吧,如果算上戈特利布自己,那就是五个人的故事。她的生活因为一次失恋而被彻底颠覆:那个曾经说好要和她共度余生的男人,突然提出了分手。
戈特利布为《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撰写的专栏叫做“亲爱的治疗师”(Dear Therapist)。在成为心理治疗师之前,她曾在好莱坞从事剧集开发,而这本书也即将被改编为电视剧,由伊娃·朗格利亚主演。但戈特利布的书远远不止是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洛莉·戈特利布通过书写她的来访者和她自己所经历的危机,提出了一些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心理治疗?它能为我们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篇采访经过编辑和压缩。
Q:治疗师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A:我们举起镜子,让人们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以一种充满同理心的方式。不是“看看你,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嘿,你能不能看到,通过这样那样的行为,你是如何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的。”治疗师提供的镜子不会让你变得更美或者更丑,而是一种更客观的反映:没有任何评判,只有慈悲心。
Q:治疗师不会为来访者做什么?
A:所谓的“愚蠢的同情心”。这是我们经常对朋友和家人经常做的事情——我们害怕把真实的样子呈现给他们看。我们不想让他们不开心,所以我们瞄准了他们的喜好,说他们想听的,而不是他们“需要”听的。但最终,我们的同情比诚实更有害。
治疗师所提供的是“明智的同情心”。当我们举起镜子说:“嘿,看一下镜子里的你。”这个时候,我们会提供一个“充满同情心的真相炸弹”,从而表达我们对来访者的关心。
Q:当你谈到成功的治疗时,你引用了著名的心理治疗师约翰·威克兰德(John Weakland)的话: “在经历成功的心理治疗之前,来访者总是反复为同一件事费神;而在经历了成功的心理治疗之后,各种叫人费神的事会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你能解释一下吗?
A:我喜欢这句话。作为治疗师,我们帮助人们看到他们无意识中陷入的错误模式,而正是这种模式导致了他们的痛苦和挣扎。而一旦他们看到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反复发生——与伴侣陷入相同的争吵,和家人发生相似的矛盾,在工作中遇到相同的问题,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而导致被拒绝——他们会意识到,他们的生活之所以如此糟糕,是因为他们自己做了某些事情,而他们完全可以改变行动的方式。
改变这些模式,会让人们的生活发生转变。但心理治疗师仍然无力改变生活的本质,因为困难和痛苦正是生活中不可抗拒的一部分。人们总是会遇到一些事情是他们无力控制的,但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那些事情做出反应。
Q:我喜欢你在书中对自己的治疗师温德尔的描述,他似乎把我们带回了另一个时代:“他的表情严肃但温和,像是一个智慧的长者和一个毛绒玩具的结合体。”你对心理治疗本身的看法也与此类似,在书中你提到它似乎是过时的,有点像是回到了一个不同的时代。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A:我们的世界发展得如此之快,来找我的人往往希望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想要一颗“特效药”,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一点也不反对药物治疗,有些人从中受益颇多。但也有很多人单靠药物治疗是不起作用的。人们把“更少的情绪”误认为“更好的状态”,但心理治疗会告诉你,事情并非如此。
Q:你在书中写到了一个故事,也是每个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最大的恐惧之一:被你的治疗师“拒之门外”,因为你没救了。
A:我写到过一个病人,她一直说我没有能帮助到她。我完全明白为什么人们都被她推得远远的。所有人、所有事都让她失望。她生活中的男人都有承诺恐惧症,女人都是势利眼,同事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每次给她做咨询,我都觉得无聊透了。
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但我没法跟她切断关系。一方面是因为我担心她的感受,另一方面也是我的自尊心在作祟。我一直在想,说不定我能找到钥匙,打开她的心门。但有时候就是做不到。问题是,她最初来找我,就是为了告诉我她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遇到了人际关系的问题。其实你和治疗师之间相处的模式,就是你与外界相处的缩影。
Q:你还写到了和一个来访者的“分手”——你自己正在经历某种具有挑战性但不致命的健康问题,而与此同时,你也在治疗一个身患绝症的来访者。
A:作为一名治疗师,你不可能不面对一些核心的真相。即使没有人生病,你也逃不开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都必然要面对死亡。你会思考你在这个星球上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以及我们通常不知道自己到底还能活多少时间,正是这种想法驱使我们去寻找生活的目标:什么能有助于我的成长,又是什么能有助于他人的成长?
我的来访者和我自己的经历,让我意识到浪费时间是多么不应该。我们浪费时间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一直固执下去——我们头脑里的声音让我们对自己过于苛刻,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而我希望心理治疗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开始学会善待自己,我们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Q:我该如何委婉地问这个问题呢?好吧,我想不出什么委婉的措辞。我的问题是,这本书揭示了很多你个人的信息。你担心你的来访者知道得太多吗?
A:(笑)嗯,这是我写过的最自我暴露、最私人化的书——我是故意这么做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访者和治疗师会存在一种矛盾。治疗师想帮助来访者变得更好,因此他们需要看见来访者真实的样子,但来访者往往希望以某种理想的方式呈现自己。我也一样。我也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在我写初稿的时候对自己是毫无保留的;后来我改了第二稿,我试着修饰自己的形象,结果整个故事变得平淡无奇、缺乏人味儿。我的形象变得完美了,但这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会有的真实的模样。如果我把来访者描绘得很写实,却给自己加上了滤镜,那就太不真诚了。所以我停止了自我修饰。这样做会让我处在更脆弱的境地中,但我会感觉心里更舒服一些。
所以,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也是这本书的核心所在。我们在治疗前后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我可以既坦诚地展现自己,同时又被别人爱着吗?
卡尔·荣格称秘密为“心灵的毒药”,这种说法很贴切,因为秘密具有腐蚀性,并且总是与羞耻感相伴而行。在我们的真实自我之下,隐藏着太多的羞愧,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本书中,我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听到来访者们的故事,而我的治疗师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真正听到我的故事。我们太害怕真相了,有时我们甚至会对自己隐瞒真相。
所以我想,“我可以既坦诚又被爱吗?”这是我们在任何一份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的悖论,不仅仅局限于心理治疗师的诊室之中。很多人认为漂亮的自己才更可爱,所以他们尽其所能把自己的美丽展现出来。但他们在治疗中发现,他们真实的一面——包括缺点和所有的东西——才是吸引人们来到他们身边的原因。真实的自我就像一种粘合剂,因为在真相之中,才存在着真正的联系——我看到了你,你也看到了我。那种感觉很美妙。
注:上文节选自书评“作者访谈:‘不要害怕袒露自我,我们因真实而被爱着’”。
————————————–
原作名: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作者:[美] 洛莉·戈特利布
译者:张含笑
评分:9.2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 亲子关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 [每周一书]《失明症漫记》当苦难被视而不见
- [每周一书]《走出帝制》从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回望
- [每周一书]《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 [每周一书]《逻辑的引擎》从数理逻辑看计算机发展
- [每周一书]《认识经济》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
- [每周一书] 米歇尔·奥巴马自传《成为》
- [每周一书]《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 [每周一书]《相约星期二》弥留老人的最后一课
- [每周一书] 关于美的通识教育《艺术的故事》
- [每周一书] 全面了解睡眠《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 [每周一书]《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 [每周一书] 如果你感到格格不入请读《局外人》
- [每周一书]《加缪手记》在荒诞的世界做自己的英雄
- [每周一书]《我在底层的生活》探访被掩盖的世界
这个书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