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娱乐至死》因为享乐而失去自由
人们一直密切关注着 1984 年。这一年如期而至,而乔治·奥威尔关于 1984 年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忧虑过后的美国人禁不住轻轻唱起了颂扬自己的赞歌。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不管奥威尔笔下的噩梦是否降临在别的地方,至少我们是幸免于难了。
但是我们忘了,除了奥威尔可怕的预言外,还有另一个同样让人毛骨悚然的版本,虽然这个版本年代稍稍久远一点,而且也不那么广为人知。这就是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也不会料到,赫胥黎和奥威尔的预言截然不同。奥威尔警告人们将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而赫胥黎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注:上文为本书前言内容。
——————–
原名: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作者:[美] 尼尔·波兹曼
译者:章艳
评分:8.6
《娱乐至死》是对 20 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
- [每周一书] 存在感来自《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每周一书]《Pro Git》轻松学习版本控制
- [每周一书]《可能性的艺术》一个普通人与政治的关系
- [每周一书]《正义之心》为什么人们总坚持“我对你错”
- [每周一书]《无限可能》一本能让你变更聪明的书
- [每周一书]《过去的痛》梅·萨藤的独居日记
- [每周一书] 和保罗・兰徳探讨《设计是什么?》
- [每周一书]《免费》商业模式的经验式归纳与思考
- [每周一书]《优秀的绵羊》精英教育的劣势
- [每周一书]《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和文化
- [每周一书] 如何避免气候灾难《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 [每周一书]《大路》高速中国里的工地纪事
- [每周一书] 提升处理文本效率《学习正则表达式》
- [每周一书]《饥饿》关于肥胖的一部身体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