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产生活跃的智慧
在中国,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比较通行的中译本为七章,谈论完大学教育就戛然而止。一般的读者恐怕不以为意,热爱怀特海的读者难免会暗自思忖:怀特海说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引上自我发展之路,那么大学之后的人生呢?大学之后还有哪些生命的生长周期,哪些浪漫、精审与综合?还会有哪些自我发展?是不是有一套基本的观念和思维方法?
从普莱士所著的《怀海德对话录》可见,当《教育的目的》出版后,有的人接受了里面的思想并引用到自己的书里,如李文斯顿;或者引用来发表在演讲中,如兰德。还有人抱怨《教育的目的》没有在英国出版,看不到。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英国读者能够读到,怀特海曾考虑重版《教育的目的》。普莱士建议说:“开始八章是令人震撼的,我的好多朋友——李文斯顿便是其中之一——都这样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删略最后两章,而以你在哈佛三百周年纪念活动中的论文来代替呢?”怀特海的回复是:他担心太过冗长。这段陈述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十章。在森口兼二、桥口正夫的日译本里,《教育的目的》也是十章。
按照发布的场合来分类,《教育的目的》的十个章节分别是:
- 怀特海担任英国数学家协会会长时的演讲:第一章“教育的目的”,发表于 1916 年;第四章“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发表于 1917 年;第六章“数学课程”,发表于 1912 年。
- 怀特海在伦敦师范学校协会上的演讲:第二章“教育的节奏”,发表于 1922 年。
- 怀特海在美国职业专科学校协会上的演讲:第七章“大学及其功能”,发表时间不详。
- 怀特海在英国促进学术进步协会大会的演讲:第八章“思想的组织”,发表于 1916 年;第十章“空间、时间和相对性”,发表于1915年(怀特海后来又在亚里士多德学会上选读了“空间、时间和相对性”带注释的版本,在选编入《教育的目的》一书时内容有删减)。
- 怀特海在杂志 Hibbert Jounal 上刊载的论文:第三章“自由与训导的节奏性主张”,发表于 1927 年;第五章“古典在教育中的地位”,发表于 1923 年。
- 被首刊于《教育与科学理性的功能》的第九章“对一些科学观念的剖析”,发表于 1917 年(在那本书中为第七章,那时怀特海就职于皇家科技学院)。
在《怀海德对话录》中,怀特海夫人说了这样的话:“我们喜欢每件作品完整地出版,要不然通通不印,而不喜欢作品受到编者的删减。当我们发现编者自作主张而把作品的一部分抑或整章全部削去时,我们便感到十分失望。”阅读到此处时,不免为之心动。《教育的目的》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十章中译本,这是我致力要做的事情。
尽管由不同场合的讲稿或论文组成,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性非常强。这无疑很难,但是怀特海做得很好。怀特海可能属于甘于晚成的极为罕有的人物,也是极为罕有的能配得起这样的成书方式的人物。
日本学者田中裕在《怀特海有机哲学》中评价他说:“怀特海也是那种类型的思想家——与其立即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如慢慢地等待思想自然成熟。”在书中,田中裕提到这样一个事实:共同执笔《数学原理》时,怀特海和他的学生罗素两个人一起过目原稿。罗素提出借阅怀特海关于“广延抽象化方法”的相关笔记,怀特海应允了。1914 年,罗素先于怀特海,发表了根据怀特海笔记而来的“广延抽象化方法”的观点。怀特海私下写信给罗素:“我不想使我不成熟的观点——你在你书的各章中涉及并变得容易理解了的我的草稿——陷入我不认为是全面真理的一系列见解之中。对于你不借助我的笔记就不能展开研究工作,实在抱歉。”当然在公开发表的《自传》中,怀特海很为罗素留情面,声称是“我们在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本观点不同,由于各自兴趣不同,因此我们的合作就自然地结束了”。到了 1919 年,怀特海才将“广延抽象化方法”发表在《自然知识原理》中。从这个事实中,怀特海的学术品格可见一斑。
尽管怀特海发表出来的文字堪称浩瀚,但是他尚未刊印发表的文章仍有很多,由于他本人不满意而撕毁的手稿也无法计量。如果把怀特海比作一棵树,那么在他丰实的树干底下有着庞大的根系。怀特海对自己的谈论和书写都极为谨严慎行,曾有人问他:“你开始感到你对研究的主题有了把握是生命中的哪一时期?”他唐突却诚实地回答:“从未有过。”
怀特海大部头的著作大多是在哈佛大学任教期间一本一本出版的,那时他每周至少给学生做三次演讲,用整个下午的时间和学生讨论,家里常常还有学者和青年们的沙龙。那时他已经六十几岁,然而艰深的写作还是能活跃地快速完成,例如,《科学与现代世界》按照每周一章的进度写出来。他说:“书中的一切,在过去四十年里都谈论过了。”
怀特海的书写得那么精彩,却从不愿把肖像印制在书刊上。在某些地方,我看到了怀特海的形象。或许因为怀特海有着赤子般的心灵,形于外貌,就有了赤子般的面庞。友人称他的肖像看起来“像是六岁那般大”,对此怀特海美丽的夫人也赞同:“在跟他结婚时,还有以后的一大段岁月里,他看起来仍是那张脸庞。”怀夫人把编辑们打算刊登怀特海的头像作为“令人骇然”的事情。“你想出版家想做什么?他们想把阿夫列(即怀特海)的照片刊在生活杂志的封面上!我以最温和的口气告诉他们说,他终生的原则是不接见记者,并且不为报纸刊登照片——哈佛三百周年纪念,所有老同学都在一起拍照片时,则属例外。”专注于学术研究的怀特海,没有抛头露脸、扬名立万的心性。
包括书的封面,怀特海所追求的也不是金光闪耀、夺人眼目。麦克米兰把《观念的探索》(现在通常译为《观念的冒险》)一书送达时,连怀特海夫人都惊住了,上面是月亮星星和一道道光芒。怀特海夫人说:“这封面设计者曾经读过这本书吗?可能最多听过书名罢了。”普莱士也说:“这简直是在跟怀教授胡闹。”怀特海所说的探索或者智力冒险,都是努力而谦卑的。在《过程与实体》一书的序言中,怀教授说,“我写了该在首章开头以及全书中经常出现的几句话”。那几句话是:“我们在探求事物本性的深度上所作的努力还是多么的肤浅,多么的柔弱和不完善。在哲学的探讨中,对于终极性陈述,即使是最细微的一点武断的确定,都是愚蠢的表现。”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代译序。
————————————–
本书书摘:
- 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
- 过去的知识的唯一用处就在于它们武装我们的现在。
- 通往智慧的唯一的道路是在知识面前享有自由,但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时保持纪律。自由和纪律是教育的两个要素,所以我今天讲演的题目便是“自由与纪律的节奏”。
-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一个人仅仅见多识广,他不过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而令人讨厌的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
————————————–
原作名:The Aims of Education
作者:[英] 阿尔弗莱德·诺斯·怀特海
译者:严中慧
评分:8.4
怀特海对教育怀有浓厚的兴趣,他研究人是怎样思维的,思考人是怎样学习的,为什么要学习以及怎样改进人的学习等。他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他的一系列著名的演讲中,这些演讲大部分收录在他 1929 年出版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
本书是《教育的目的》全部十章的翻译版,除了经典的第一章“教育的目的”、第二章“教育的节奏”、第三章“自由与训导的节奏性主张”,直至第七章“大学及其功能”,也包含了第八章“思想的组织”、第九章“对一些科学观念的剖析”和第十章“空间、时间和相对性”。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既体现了新教育的精神,也保留了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内容。他既强调儿童的自由、兴趣和主动性,又充分肯定儿童接受训练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性。正因如此,西方学者认为怀特海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思潮中进步主义与要素主义的结合。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我与地坛》从绝望中寻求希望
- [每周一书]《心流》如何摆脱干扰建立内心的秩序
- [每周一书]《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 [每周一书] 关于美的通识教育《艺术的故事》
- [每周一书] 了解世界的样子《七堂极简物理课》
- [每周一书]《运动改造大脑》有科学依据吗
- [每周一书]《进化心理学》关于人类本能的科学
- [每周一书]《城堡》总有一个地方无法抵达
- [每周一书] 100 部《伟大的电影》走进另一个精神世界
- [每周一书]《必然》未来 30 年的科技畅想
- [每周一书] 哲学谜题《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 [每周一书]《肠子的小心思》关于肠道的有趣科普
- [每周一书] 百科书式的两性心理学专著《亲密关系》
- [每周一书]《私人生活的变革》乡村的情感与道德世界
- [每周一书]《中国人的气质》换个角度看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