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核灾幸存者的口述
我看遍了他人的痛苦,但在这里我和他们同样是见证人。这个事件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就活在其中。
我们的国家有三百五十颗核弹。人们还没有注意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已经活在后核战的时代了。
现在,人们因为其他的战争来到这里。上千名俄国难民从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塔吉克斯坦、车臣等地涌入。这些人从有枪声的地方来,来到这片被遗弃的土地。这里还有荒废的房屋尚未被特殊部队掩埋。
一共有两千五百万侨胞住在俄国领土外——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的人口数了——他们无处可归,只能去切尔诺贝利。关于那里的土地、水和空气能够取人性命的传言,对他们来说只是童话故事。这些人有自己的故事,一个古老的故事,他们深信不疑——这个故事是在说人们如何用枪射杀他人。
我曾以为自己可以理解一切并表达一切,至少在大部分事情上可以如此。我还记得,我在写《锌皮娃娃兵》时来到阿富汗,当地人向我展示了一些从阿富汗斗士手里得来的外国武器。我对这些武器的精美感到很惊讶,他们可以在这些武器上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军官就站在我身旁,他说:“你说这个意大利地雷看起来很漂亮,像是圣诞节的装饰,但如果有人踩到的话,就会被炸得血肉横飞,要用汤匙在地上刮才刮得干净。”
当我坐下来写这一段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这是我该写的吗?”
我是在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浸染中长大的,我认为作品的尺度可以更辽阔,所以我把这一段血肉横飞的情节写了下来。但是在隔离区——那是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与外面的世界不同——那些强烈的感受是文学无法形容的。
三年来,我四处旅行,在人群里访问:包括在核电厂工作的工人,科学家,前共党官僚,医生,士兵,直升机驾驶员,矿工,难民,迁居的人们。他们都有着不同的命运、职业和个性,但是切尔诺贝利却是他们生命里共同的重心。这些人不过是平凡人,却必须面临最艰难的问题。
我时常觉得,简单和呆板的事实,不见得会比人们模糊的感受、传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为什么要强调这些事实呢,这只会掩盖我们的感受而已。从事实当中衍生出的这些感受,以及这些感受的演变过程,才是令我着迷的。我会试着找出这些感受,收集这些感受,并将其仔细保护起来。
书中的人已经见过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觉得自己像是在记录着未来。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后记。
————————————–
以下语句摘自本书:
- 死亡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没有人逃得掉。地球带走每一个人——好人、坏人、罪人,除此之外,世界上就没有公平的事了。
- 但是去切尔诺贝利很多次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多无能为力。所有事物开始瓦解,我的过去再也不能保护我,我找不到答案。以前有,现在没有了。是未来在摧毁我,不是过去。
- 我从阿富汗回来时,知道自己可以活下去;而这里正好相反,它在你回家后才把你杀死。
- 我是我们时代的产物。我不是罪人。
- 如果是这样,人又为什么要记得?为了确定真相,还是为了公平?所以他们可以释放自己,然后遗忘?是不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成了重大事件的一部分?或者他们想把自己隐藏在过去里?而记忆又如此脆弱短暂,那种知识实在太不精确,只能说是臆测,显露出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甚至算不上知识,更像是各种情绪。
- 我的先生常说开枪的是人,提供子弹的却是上帝。
- 切尔诺贝利事件常被拿来与战争相提并论,但前者严重多了。战争是人们可以理解的。而切尔诺贝利呢?人们对此哑口无言。
- 这是何等的权力!一个人竟然可以拥有无尽的权力来支配他人!这已经不仅仅是欺诈和谎言,这是对无辜人民的战争!
- 回家之后,我脱掉所有在那里穿过的衣服,丢进垃圾滑运槽。我把帽子送给我的小儿子,因为他真的很想要,他每时每刻都戴着那顶帽子。两年后,他们诊断出他长了脑瘤……剩下的你自己写,我不想讲了。
————————————–
原作名:Voices from Chernobyl
作者:[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方祖芳 / 郭成业
评分:9.1
1986 年 4 月 26 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 反乌托邦寓言小说《动物农场》
- [每周一书] 解谜潜意识行为背后《神经的逻辑》
- [每周一书]《我的应许之地》犹太民族的复国史
- [每周一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 [每周一书] 泰戈尔英汉双语诗集《飞鸟集》
- [每周一书]《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
- [每周一书]《呼兰河传》生与死的悲歌
- [每周一书] 先看《火星救援》原著的三个理由
- [每周一书]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 [每周一书]《会计原来这么有趣》零基础从业篇
- [每周一书]《别逗了,费曼先生》科学顽童的故事
- [每周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历史,理论与投资
- [每周一书] 提升处理文本效率《学习正则表达式》
- [每周一书]《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提高决断力
- [每周一书] 米歇尔·奥巴马自传《成为》
第一次看她的书就很震撼,好像在很多年前就有一个人翻译了她的一本书,忘了叫什么。但当时在国内还鲜为人知吧,知道后来获了诺奖才开始受到国人的关注。这些书的出版令我相信时代会越来愈好……我还是喜欢另外一个译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