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 如果你感到格格不入请读《局外人》
很久以前,我用一句话概括了《局外人》,并且,我意识到这句话是如此的荒谬:“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不在他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都有可能被处以死刑。”我只是想说,这本书的主人公之所以被判刑,是因为他不参与这个社会设定的游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就是这个社会的局外人: 徘徊在社会边缘,游荡在生命边缘,孤独而充满肉欲。
因为这个原因,一些读者试图把他理解为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但是要更准确地把握他的性格,或者说把握他的作者想要创造的那个性格,你必须要问问自己,默尔索是以怎样的方式抵抗这种游戏的。答案很简单:他拒绝撒谎。
撒谎不仅仅是说假话。事实上,尤其是当你说的不仅是真相的时候,你就在撒谎。在人心灵的层面上,说出的内容比内心感受到的更多,就是撒谎。为了让生活简单一点,我们每天都这么做。然而,默尔索并不想让生活简单一点,虽然他看上去恰恰相反。他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他拒绝掩饰自己的感觉,于是社会立马就感觉受到了威胁。比如说,总是有人想让他承认,他为自己的罪行悔恨。他的回答却是,与其说是真的感到悔恨,不如说是觉得厌烦。就是由于这个差异,他被治罪了。
所以对我来说,默尔索不是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而是一个可怜的、赤裸裸的人,他所热爱的,是如昼日般绝对的光明,甚至不为阴影留一点点余地。他不是没有感觉的人,他的内心被一股坚韧不折而意蕴深厚的激情驱使,驱使他追求一种“绝对”和“真实”。这个真实虽然只是从生活和感觉中衍生而来的消极真实,但是没有它,人类不可能战胜自我,也不可能战胜外部世界。
所以读者大致可以认为,《局外人》讲述的是一个毫无英雄主义的自命不凡、只是愿意为真实赴死的男人的故事。我也曾经说过——当然听起来又是非常荒谬的:“我想要塑造的主人公,是我们的救世主该有的唯一的模样。”解释了那么多以后,我想大家会理解,我所说的话并没有任何渎神的意思,我只是想说,一个艺术家有权对自己创造的角色心怀一种稍显讽刺的情感。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后记。
————————————–
原作名:L’Étranger
作者:[法] 阿尔贝·加缪
译者:金祎
评分:8.9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局外人》讲述的是一个毫无英雄主义的自命不凡、只是愿意为真实赴死的男人的故事。作者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种近乎可笑的说法隐藏着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任何违反社会的基本法则的人必将受到社会的惩罚。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匠人》失落的故乡与故人
- [每周一书]《为何家会伤人》带你重新认识家庭
- [每周一书] 从历史细节中《重新发现宋朝》
- [每周一书]《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干蠢事?
- [每周一书]《最好的辩护》法律人的逻辑与精神
- [每周一书]《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
- [每周一书]《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
- [每周一书] 解谜潜意识行为背后《神经的逻辑》
- [每周一书]《敢问路在何方》杨洁的 30 年西游路
- [每周一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 [每周一书] 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舆论》
- [每周一书]《番茄工作法图解》一次只做一件事
- [每周一书]《金钱不能买什么》市场与道德的冲突
- [每周一书] 《论可能生活》从伦理学读生活的意义
- [每周一书]《被讨厌的勇气》寻找自我的哲学之旅
又想获得游戏的奖励,又不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了社会,人和动物就没有区别了。
但如果連選擇其他遊戲的權利都沒有的話,人和動物同樣沒有區別.
这不是像狗一样摇着尾巴乞求社会为自己的忠诚而给予奖励,而是绕过规则索要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