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打交道:听从自己的感觉和内心需要

一个人如果对哪一本书有亲密的感情,可以一遍遍地读,并且每次都能感受新的喜悦,新的满足,那么他尽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让评论毁掉欣喜之情!

梁晓声:阅读习惯是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

和劳动者相比,知识者会感受到的寂寞往往是更深层的,所以需要有更强的抵抗寂寞的能力。这一种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

半个世纪之后,我们这样阅读斯通纳

一本出版于 50 年前的小说最近来到了中国,它有一个很平凡的名字,讲了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却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在西方社会中一直被悄悄讨论,生命常青。它就是——《斯通纳》。

中国人缺乏阅读习惯,这事到底赖谁?

为什么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分析阅读量少缺乏阅读习惯的文章中,大部分原因直指文中开头说的中国人“重实用”,不肯读“无用之书”等。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作为一个 70 后,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聊聊读书: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对精神追求的扼杀

人将变得越来越实用,越来越急功近利,马上就能看到利益的事他才干,而让他一辈子享受一种层次更高的心态,更睿智、更雍容的精神境界,他是不需要的,因为他不知道得到了以后有什么好处。

想读书却读不进去,如何重燃阅读的激情?

人们并不是不爱读书,很可能只是没有时间去读书。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多年以后,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当重新打开书籍后才突然发现,已经失去读书动力的自己,不知该如何重燃读书的激情。

阅读的记忆与滋养

所有的阅读都不会立竿见影,不会立马满足你的欲望,只可以修身养性。阅读就是点滴的积累,一个记忆、一种滋养,可以让你享用终生。

未来的阅读:封闭的 Kindle 还是开放的纸书?

从惊叹于 Kindle 的创新到无奈于 Kindle 的懈怠,从电子书阅读的细节到对电子书封闭性的不满,一位曾爱上 Kindle 多年的读者最终又回归到纸质书的阅读,期间都发生了什么?

我们真需要用三分之一生命读书吗?

把睡眠用来自我提升,那我们失去的是什么呢?在这个混乱而忙碌的世界中,良好的睡眠是最可靠的安慰,我们真的需要把这生命的三分之一用来读书吗?

在多元的世界阅读多元的经典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全球化时代的经典阅读,需要我们在回溯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兼涉其他文明的经典,由此,才能真正洞察和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

从《巴黎评论》看作家们都在读些什么书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读《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看看这些作家都在读些什么人的书?他们爱读谁?不爱读谁?

在阅读中寻找“精神向导”

很多精深的思想其实是蕴含在思辨性的文字里的。一个成年人如果只能接受叙事性的文章和书籍,见了抽象的文字就头疼,甚至斥为无用,无疑会制约自己的精神发育。

王强:书籍那么多,在我看来 80% 是垃圾

说到阅读,书籍那么多,在我看来 80% 是垃圾,那你只能选择,只能放弃。所以,这些年,我坚决不读畅销书,如果五年后还在谈论它,我再读也不晚。

浅探德式读书文化:德国人无聊得只能看书?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坐车时放下手机,拿上一本书读一读;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被浮躁缠身,清心寡欲地读一本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以所谓的“浅阅读”为荣,而花时间去读一本真正的好书?

从学渣到学霸:我的 100 天阅读简史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为我自己总结一下一个 31 岁的老学渣如何通过 100 天的阅读(每天 2 个番茄钟)来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也希望能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参考。

返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