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最好的决定》那些选择不生育的人
编这本书时,我时常想起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开篇那句“幸福家庭”的名言,还想杜撰出一个翻版:所有想要孩子的人都一样。所有不想要孩子的人各有各的道理。
当然,托尔斯泰的原版也未必属实,因为幸福的家庭各式各样,不幸的家庭也可能因由各种不难想见,但都让人头脑发胀的原因而不幸。不管是出于主动选择、环境影响或这两者皆有的因素,大部分人最终都会为人父母,我的改写版本也未必无懈可击。不过,过去的数年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议题,并越来越怀疑大部分人生养的原因:屈指可数的那几点理由大多是和传统意义上的生物规则有关,但或许都不能算是生养的真正动因。
我们这些选择不当父母的人多少有点儿像一神论者,或是移居到加州的外地人;我们倾向于走蜿蜒往复甚至常会带来痛苦的道路向自己认定的终点进发。这是我编辑这本合集的原因之一。和很多文化推断截然相反的是:主动退出父母阵营的人并不是一个整体(再次重申:这本书讨论的是主观决定不生养,而非想生的时候生不了——那是完全不同的议题)。我们既不是享乐主义者,也不是苦行者。和大多数有孩子的人相比,我们背负的惨痛的成长期心理创伤并没更多。我们不讨厌孩子(这一点竟然没人信,至今都让我震惊)。事实上,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为别人的子女付出过大量时间和精力,让那些孩子的生活更丰盛,反过来也丰富了我们的生命。有据可查:和那些被幼童们围绕的父母相比,我们更乐于回馈社会——不仅仅因为我们有时间,还因为我们义务奉献一天后总得把孩子送“回”他们的父母身边。
通读这本书里的文章,你会发现:从很多方面说,这些文章的共同主题就是没有共同性。放弃为人父母的决定让每一位作者心满意足——有些人甚至不只是满意,而是近乎狂喜,但没有一个人做出这个决定的过程与思路和另一个人完全相同。有些人在多年犹疑不决后意识到充分了解自己的必要性。还有些人自出生后就缺乏生养孩子的欲望,这种愿望的匮乏就像性倾向或性别意识一样生而有之且终生不改。还有少数人也曾热切向往生儿育女,但渐渐领悟到他们在追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梦,这个梦实际上属于他们的伴侣、家人、世俗意义上的家族文化。就如珍妮·赛佛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她并不是真的想生孩子;她想要的是想要生养的欲望。
读到这句话,我激动得屏住了呼吸。曾几何时,我还没有悟出这一点,但现在我可以说(也写在珍妮的原稿的边缘空白处了):“这正是我曾有的感受!”得到这番洞见之前,我也曾非常努力地劝说自己想要什么,哪怕内心一直都很清楚那并不适合我。不过,就算相劝多年的结果是一个婴孩,也未必会有什么不妥。我有过乐于扶持我的丈夫,还有很多支持爱护我的朋友。如果我有了孩子,我肯定会很爱他/她,那是毫无疑问的,而且那种爱是我不当母亲就无法了解的。但当我扪心自问,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为最深处的自我本能“打 call”,我终于意识到我最想要的是探讨——找到一些不同的途径,来探讨不要孩子的抉择。我想提升这种讨论,从夸夸其谈的陈词滥调里把这个议题拽出来,因为那种泛泛而谈常常会把当父母的人和不想当父母的人置于对立面,认定前者愿意自我牺牲、更成熟,而后者始终没走出青春期、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生。我想让大家看到:没孩子的人和有孩子的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你可以用懒惰的或是造福自我的,或是大度的,或是富有想象力的处理方式。你可以表现得冷静从容,也可以像个混蛋。
说真的,背负混蛋恶名的始终都是不当父母的人。有些恶名是我们自找的。2013 年,《时代》周刊夏季刊做了一组专题报道,封面上画着一对自得其乐的男女躺在沙滩上,上方的标题是“此生无子女:拥有一切,意味着没有孩子”,强调了一种最普遍的误解:有些人不要孩子只是因为更想要昂贵的玩具、奢侈的度假。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无子”,你会发现无穷无尽的网页长篇累牍地炮轰“繁殖者”,还有一些自以为是的文章列表,都有“我宁可把钱花在伯拉尼克高跟鞋上”“我不要孩子的理由:请看我家车库里的保时捷”这类观点。就连“无子”这个单词都有问题,没有孩子的人炮制出这个词是为了区分故意不要孩子的人和那些不情不愿或并非出于主观意愿而没有孩子的人,但这个词走偏了,因而触怒了一些人——毕竟,通常放在 -free 前面的名词都是带有负面贬义色彩的,凭什么要把孩子和香烟、会引发过敏的麸质归入一类呢?
《时代》的特辑文章刊出时(我要特别指出:和潜台词走偏的封面相比,内文文章本身更沉稳、更客观),我刚好开始为这本书寻找作者。时间点简直太好了。媒体在热议这个话题,但很显然,论争还有一段长路要走。有线电视台的主持人们得知有些人不想要孩子时会表示“震惊”(更圆滑的主持人会飞快地补充一句,“这倒不是说我在评断好坏”)。在网上,有成千上万、心安理得的不要孩子的人因为这个话题终于得到热议而表达了感恩之情,但“自私”“浅薄”之类的伤人评语仍在评论页面屡见不鲜。有天晚上,我偶尔听到公共电台的广播节目,有个听众打进电话,说不生养是完全合法、值得赞赏的选择,但凭他的亲身感受所见,在当上父亲之前,他从未觉得生活如此充实,所以他真心觉得不当父母的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极其悲哀的。
如果说这本书要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是生儿育女不见得适合,也不应该适合每一个人,那么,编辑这本书也让我学到了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书写自己如何决定不为人父母的。我向很多作家发出了邀请(他们都曾在作品或访谈中表示或至少暗示过他们没有把生养之事列入重点考虑的范畴),但只有极少数人早已考虑过这个议题,并愿意立刻提笔。有些人回复说,是的,他们没有孩子是经过刻意安排的,但对此没有太多思考,所以没什么有趣的观点可以写。还有些人告诉我,他们有很多话想说,但不能不担忧这样的文章可能会伤害某些家庭成员的感受。还有一位知名的小说家,众所周知他曾声称自己永远不要孩子,但他给我的回复竟是一张婴儿的照片:他刚刚有了一个儿子。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里的十六篇文章都来之不易,堪称宝贵:它们勇敢,有思想深度,带着毫无保留的坦诚,称颂生活中的挑战,这样的人生因其不同寻常而常被称为“不忘初心”(这个说法常常会显得不够充分,但也没有更恰当的表述了)。大多数文章都很幽默,但不乏哀伤,偶尔会有点儿政治色彩,但都有个人特色;这些散文充分展示了一点:在这个世上,做一个负责任、有贡献甚而幸福快乐的成年人,并非只有一种途径。
注:上文节选自本书前言。
————————————–
原作名: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 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
作者:[美] 梅根·多姆
译者:于是
评分:8.3
本书是十六位作家对生育、家庭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但每个人抵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令人钦佩的坦诚,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讨厌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不代表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一重大的选择是个人经历、家庭观念和社会影响汇聚的结果。书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积极地面对无子的生活,他们也理性地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更展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可逆的文化转变。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虽然属于少数、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声音。这本合集也回应了过去二十年社会组织的巨变对家庭以及情感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人生终将孤独的可能,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里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后果?本书可被视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参考样本。
* 本站不提供电子书下载,请自行搜索下载或购买正版。
“每周一书”相关阅读
- [每周一书]《大空头》讲述金融世界的游戏规则
- [每周一书]《写在历史的边上》轻松获取文史知识
- [每周一书] 借《教养的迷思》反思传统育儿观念
- [每周一书]《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
- [每周一书]《WHAT IF》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
- [每周一书]《童年的消逝》“小大人”现象的由来
- [每周一书]《身份的焦虑》渴望得到社会认同
- [每周一书]《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
- [每周一书]《下沉年代》新时代的美国历史
- [每周一书]《别处生活》细致描绘二十幅平民肖像
- [每周一书]《鳗鱼的旅行》一场关于鳗鱼和父亲的旅程
- [每周一书]《鼠疫》荒谬生活里的存在主义拷问
- [每周一书]《影响力》说服与顺从的心理学
- [每周一书]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 [每周一书]《圆圈正义》关于法律、正义与道德的思考
生孩子才是最大的自私好不好
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对自己,对身边的人,自然,要还是不要孩子,需要严肃的思考!
该书的主题很值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