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弊:细说三种不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现今,中国的一大问题是爱读书的人太少了,这是人尽皆知的。不过,与之相对的另一个问题却鲜有人提及,那就是——少数的爱读书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读书读傻了。
爱读书不是一件好事吗?怎么会有把人读傻一说?是,读书好处多多,但好读书的同时,也应该正确把握读书的方法和态度。世界读书日,不仅仅要多多宣传读书的好处,也不妨多提醒人们哪些是不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态度。
死读书会进死胡同
古人曾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这句话仍被不少读书人视为圭臬。在古代中国,这句话还是很行得通的,毕竟当时信息闭塞,书籍往往是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读圣贤书”便意味着“闻窗外事”。
但在信息时代,这种读法的弊端显而易见。万事万物瞬息万变,最新的思想最新的知识,往往是出现在书籍以外的渠道上。书籍只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之一,除此之外,田野调查、现场观摩、面对面交流、头脑风暴,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还以为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现代社会所需的所有技能,而屏蔽书籍以外的世界,这时,读书反倒会造成偏狭。就像郝明义在《越读者》里说的,文字固然提供了“一个可以极为抽象又方便地认知世界的方式”,也导致了“我们原先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全观能力逐渐退化”,书籍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的扩散”,也使“我们容易疏忽——甚至,贬低了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这让人想起奥斯卡获奖电影《心灵捕手》里那段著名的台词,天才少年威尔自恃才华、傲慢得不可一世,心理学教授尚恩这样跟他说: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
所以罗素这样说,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中国古人也更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贤们都非常智慧地注意到了,要读书,也要“经历”,否则读书很容易成为赵括的“纸上谈兵”。比如,很多人可以在各种书籍里了解中国,开口闭口就是北上广、GDP世界第二、互联网+等很“高大上”的话题,可是你没挨过饿、没跟农民工打过交道、不知道每天花几小时挤公交上班的滋味,你自以为了解中国,其实你面对的很可能是柏拉图所说的,“认识对象的影子或者是影子的影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知识远不等于智慧
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好像书读得越多,整个人就自然而然地变得智慧、变得有气质了。可在《儒林外史》里,我们看到那么多满腹诗书的文人却一副酸腐相,在鲁迅的小说里,孔乙己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四铭满口仁义道德,然而,人们却不会将他们与智者联系起来。
这其实涉及到知识与智慧的差别,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但读书却不必然获得智慧。智慧是知识的下一个阶段,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之上,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整合,继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对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这是知识,但智慧是在对古诗词的吟咏中习得审美的能力,是在古人的七情六欲、亲情友情、热爱生活、有趣幽默、善良宽容等方面感受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价值,从而丰盈和完善个体生命。换言之,知识是死的,智慧才是活的。
每次高考前后,有个段子总被网友拿出来自嘲:“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高考前 6 个月,这时你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现在呢,除了玩手机,废人一个。”这个段子颇为形象地说明了知识与智慧的距离。如果你只是背诵了知识,而没有从中学会思考、懂得实践、充实思想、涵养品格,那么,即便你知道得再多,也不过是掌握了一堆琐碎的知识。残酷点说,琐碎的知识与破铜烂铁无异,之后自然被你“扔”(忘)得一干二净。
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微博、微信来获取信息。微阅读不仅带来便利,还带来海量资讯,人们常常处于“我又获得新知识”的成就感与快感中。然而,微阅读的本质是“碎片化”,它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也消解了阅读“系统性”与“深刻性”的特征,并越来越呈现出“反智”的特征,充斥着大量的八卦、心灵鸡汤与伪科学。文化学者鲍鹏山以为,“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也就是说,碎片化的阅读可以为我们带来知识,但如果因此放弃了系统性、深刻性的阅读,我们很可能也将一并丢掉了智慧。
读书不应成为道德优越感
常常在网上读到一些知识青年的“回乡偶得”,说的是自己初中、高中时成绩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也是全村里为数不多的名牌大学学生,属于“风云人物”,读书人的身份认同感特别强。几年过去了,毕业后一回乡,参加个同学聚会,或者加入同学群聊一聊,才恍然惊觉:当初那些成绩很差的同学“混得最好”,娶妻生子、有房有车,也变得特别热络,成了最受大家欢迎的人。相较之下,自己没房没车一无所有,群里别人聊得热火朝天,自己却找不到共同话题,不敢吱声,也不会有人想起。
本以为读书人应该很受尊重,也应该混得最好。可风水轮流转得令人措手不及,于是就产生了特别强烈的失落感和幽怨情绪。
当然,时下大学生文凭的贬值、身份的失落背后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不过,读书人的这种优越感也值得反思。什么样的优越感?就是认为读书人比没有读书的人身份更高一等,读书人理应比没有读书的人赚更多的钱、拥有更大的权力、过更幸福的生活。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优越感,一是古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旧观念的延续,在那时“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皇帝是唯一的买家,读书是平民阶层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二则我们教育价值观的偏差,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那些会读书的“好学生”从来备受老师宠爱,被重视惯了,也往往对自己产生了过高的期待。
可时代已经变了,皇帝没有了,多元的买方市场出现了。固然读书仍旧是平民阶层实现阶层流动最主要的方式,但切记,这已经不是唯一的方式。你在寒窗苦读,很多没读书的人也在为改变命运而艰辛打拼;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更近乎人生选择、职业追求、个人志向的不同,而无关权力的大小、身份的高低、财富的多寡。
只可惜,很多知识青年对此没有清醒的认知,仍将读书视为一种高利润、高回报的投资,仿佛金字塔顶端离自己就是几摞书的距离。如此“眼高”,一旦没有实现,要么就开始怀疑读书的意义,怀疑人生,进而怀疑社会,成为一个愤青;要么就是自怨自艾,感到时运不济、生不逢时,愁容满面、抑郁寡欢。对于这样的人,我倒想起了贾平凹的一句话,权当是给他们的建议:“不要以为读书是最崇高的事情,如果脱离了生活只是纯粹读书,还不如去路边卖油条。
—————
作者:曾于里
来源:南周知道
延伸阅读
- [每周一书] 完整而全面的自由主义理论《论自由》
- 入门版 Kindle 12 愿望清单:所有我希望看到的新特色
- Kindle Oasis 2017 详评:从硬件软件到使用体验
- 鲁迅作品集大全免费正版 Kindle 电子书
- 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 sdr-Cleaner:一键清理 Kindle 中无用的 SDR 文件夹
- 如何通过 WiFi 把手机中的电子书传送到 Kindle
- Kindle 使用小技巧之临时禁用休眠取消自动锁屏
- 第二代 Kindle Paperwhite 固件升级到 5.6.1
- 全新 Kindle Oasis 正式发布!售价 2399 元
- Kindle Paperwhite 和入门版 Kindle 我应该买哪个?
- [每周一书] 哲学谜题《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
- 驳读书无用论: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
- 天天看书,该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眼睛?
- [每周一书]《情绪急救》心情又不好了怎么办?
觉得好像也是读鸡汤的感觉
难道就没人发现这篇文章前后“读书”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吗?
我倒觉得可以把鲁迅先生的《读书杂谈》搬上来……忘了是哪个集子里的了……
文中的田野调查,我估计原文是field investigate,应该翻译成野外调查或者现场调查
读书我们并不是为了取得什么。为了地位,为了金钱。
我们读的是人生,读的是自我认知感,读的是渴望智慧。
所以,自我认为读书并不会让我有什么优越感,因为自己从小就是一个学渣,受到的褒奖少之又少,平凡的我,读书也许只是为了寻求智慧。毕竟,身边的人并不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
我只想理解作者的智慧之处。
仅此而已。
至于地位与金钱,有好多因素左右,但我觉得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地位与金钱应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之上。
那才是完美的所在。
拙之陋见,纯属自家之言。看看就好。。。
读书全为自己开心而已~:P
作者明显把读书世俗化了,我猜作者肯定是卖文为生的人,请您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到喜爱读书的人身上,你读书可能是为了写文章,再卖文,爱读书的人里面像您这样的人有,但是也有不以写作作为职业的,只是单纯的喜欢罢了,我个人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爱读书者,那么读书为什么不能有优越感,在作者眼中读书就是为了功名利禄,那作者肯定是优越不起来的,君不闻,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说“我认为读书人就应该是贫寒的”,对咯,真正读书人的优越感是来自于精神层次的,修己身,明道理,优越感油然而生有何不可,有何不对??,真正爱读书的人读书是不带有目的性的,比如钱钟书,我觉得钱钟书就是该有优越感
作者也就是劝告读书者不要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精神上有优越感,现实中自怨自艾,甚好。
我认为你说的这种精神上有优越感,现实自怨自艾的不算是真正喜好读书的人,精神上的优越感来自于有所知,君不闻,陶渊明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既然有所知便可欣然,那心态必然是平和的,那么必然能做到安贫乐道,也必不会因为功名利禄而或喜或悲
可惜没有举报按钮
你这一套是党同伐异的那一套了。
作者说的是读书是专指学业上的,评论的则是字意上读书,都对。
鞭辟入理,一直处于所谓的「行万里路」中,还是希望能专心研读一本书让自己一步一步变更好
写的真好,怎么读书也是一门学问。
写的很透彻,读书人不能不读书,也不能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