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跟风:跟着诺贝尔奖读书靠不靠谱?
出版界对任何热门事件都不会错过的,比如诺贝尔奖。屠呦呦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究的是一种青蒿素的中药,按理说是这种研究是极为专业的,但是也照样掀起了一股中医图书热潮。因为医书具有比较高的阅读门槛,没有受过医学教育的人很难读懂。如果读者过分迷信医书自诊疾病,也可能会有贻误病情的风险。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封面
屠呦呦虽然在医学界负有盛名,但她的著书却极少。现在可查的就是 2009 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这当然是一部很专业的学术著作,只有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士才会购买。但是在屠呦呦获得诺奖后,《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竟成了抢手货。目前当当网和京东网上这本书已经售罄,只接受预订。
目前很多网络书店上已经给这部学术著作打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代表作”的招牌。这块招牌让这部图书几乎是一夜售罄。记者也走访了一些上海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他们并没有引进过,但是这几天来问此书的读者络绎不绝,看到商机,书店也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联系出版社,引进这部书。
除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还有一部名为《肘后备急方》的古医书也突然火了,这是东晋医学家葛洪的代表作。这部古医书多年只有中医专业的人士才知道,只因在一次采访中屠呦呦说这本书曾给她研究以灵感,才一夜爆火。在那次采访中,屠呦呦说,她是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
屠呦呦的著作火了,给屠呦呦以灵感的古医书也一书难求。连和中医有一点关系的书都火了。上海书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无论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还是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销量都有所提高。很多人以古医书送礼“彰显品位”。屠呦呦的获奖无疑掀起了一股医书的销售热潮。而不少出版社也瞄准了这一商机,原本充其量只是长销的小众图书的医书(不是养生类图书),迎来了被重新整理大规模出版的“春天”。难怪有人感叹,屠呦呦拯救了一类图书。
但是医书毕竟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普通读者买回去不进行钻研是难以看懂的,而且钻研出来的也未必正确。于是医书只能束之高阁,最终成了纪念屠呦呦获得诺奖的珍藏品。
读者读书应该更为理性。“跟着诺贝尔奖读书”曾让莫言作品一书难求,结果很多读者都坦言自己当年成套成套地买回去,现在依然成套成套地堆在落满灰尘的书架上,仍然没有看完。有读书欲望是好事,但别让这阅读欲望成为“脑子一热”转瞬即逝的火花。
—————–
来源: 西安晚报
延伸阅读
- [2021.02.18] Kindle 7 & KPW2 固件升级至 5.12.2.1
- USBNetwork Hack 安装教程:无线管理 Kindle 文件
- Sherry推荐图书(十五)—— 静心与灵修
- 阅读私密性:使用亚马逊 Kindle 阅读的主要原因
- [2016.04.29] Kindle Paperwhite 3 固件升级至 5.7.4.1
- 乐书:在线 Kindle 电子书制作和转换工具
- [2017.03.08] Kindle 阅读器固件升级至 5.8.8
- [每周一书]《创新者的窘境》前浪为何会被拍在沙滩上?
- 印度成首个迎来亚马逊 Kindle Unlimited 亚洲国家
- Sigil 进阶教程:从零开始制作 EPub 电子书
- [2021.03.17] Kindle Paperwhite 3 固件升级至 5.13.5
- 如何解决 Kindle 电子书无法更换字体的问题
- [2018.07.31] Kindle 阅读器固件升级至 5.9.7
- 499 元新 Kindle(红外触摸无背光)开箱照
- Kindle X 咪咕版(黑白两款)开箱图赏及评测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身边有不少人当年买了莫言的书,但是据我观察,真正认真看过的人没有几个。跟风的人太多了。
提个意见,就是回复评论是,点发表评论,页面就会自动刷新,这个坏处是正在看视频的时候,又得重新打开,等广告。
夜雨 您好。感谢您宝贵的建议。现在已经把评论更改为 Ajax 局部刷新,发表评论的时候将不会刷新整个页面。
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