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投稿]《效率脑科学》读书笔记:大脑的分工
在了解大脑分工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看成一个剧院,其中有不可缺少的元素:舞台、灯光、演员、观众、导演。
「舞台」代表大脑中最为活跃的一小块区域,可能关系你正在思考的难题,也可能关系你想要毁灭一切的冲动。「灯光」可以看成能量,也就是对大脑来说不可缺少的的葡萄糖。「演员」代表着你关注的信息,当你的思维跳来跳去,可以想象成演员从舞台一侧不断进入,从那一侧不断退出。「观众」代表着大脑中已存储的记忆信息,包括从小到大的经历、记住的知识、接受的观念等等。「导演」代表着最高阶的意识,或者说,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证据。
“导演”的存在与大脑的一块特定区域有关,它就是“前额皮质”,它是我们与猴子最大的区别啊:
前额皮质位于额头后方,是整个大脑皮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大脑在演化过程中最后发展起来的主要区域,仅占大脑剩余部分体积的 4% 到 5%。
前额皮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所有有意识的思考都会用到它。我们说某个人聪明/智商高,夸的大概就是前额皮质。当然了,它也非常耗能。这就是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常感到饿的原因,哪怕一动不动。
理解、决策、回忆、记忆和抑制,这五项功能构成了有意识思维的主要部分。这些功能组合起来,就能用来制订计划、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和完成其他任务。每一项功能都需要大量使用前额皮质。
理解、决策、回忆都很好理解,这里的“抑制“指的是“努力拼命不去想某事“,这也是很耗能的,比如学习和工作时老爱分心,就是前额皮质(能量)不足以完成“抑制“工作的表现。
人类的刹车系统属于大脑中最脆弱、最情绪化、最耗能的一部分。
前额皮质还很“挑剔“,像一个爱耍脾气的小 P 孩儿。比如,我们常说的压力,只有当它保持得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的时候,大脑的效率才最高:太小的压力不足以唤醒前额皮质,压力太大又会激起其他脑区的过度反应,导致前额皮质供能不足。作者使用了一个倒 U 形曲线来描述这种压力变化,当压力到达并保持在曲线最高点时,大脑的工作效率最高,也是我们所说的“心流“状态:
在英语中,表示“压力”的 stress 作为动词有“强调”的意思,它不一定是消极的。认为一旦生活中没有压力,你的表现就会改善,这是错的。正是一定程度的压力促使你每天早上起床。这是一种积极压力,它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
压力感来源于我们的体内分泌的两种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主要通过紧迫感来分泌。我们看惊悚片时的紧张气氛,想象中的可怕场景等等,你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促进肾上腺素分泌。多巴胺就更不用说了,所有的新奇、幽默、喜剧、笑话,全新的环境,不一样的感受,都会提升多巴胺水平。但是,记住不要过度唤醒,而且能用多巴胺,就不要用肾上腺素。
纵观所有研究发现,使用积极的期待或幽默来提升唤醒水平会比使用恐惧感更有好处。幽默和积极的期待能够同时促进多巴胺和肾上腺素分泌。恐惧虽然也会产生肾上腺素,但对负面事件的预期会减少多巴胺的分泌,还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大脑的舞台空间很小,葡萄糖和供氧都很珍贵,为了促进前额皮质更有效地工作,作者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 “要把想法从脑子里转移到现实世界当中,继而把大脑舞台留给那些最重要的功能,这样才能消耗最少的能量来获取最优的效果。”
- “每当你触及舞台容量的上限时,大脑就会自然地想要分组块。这些都是大脑在你不知不觉中做的事情。就像上文介绍的简化技能一样,如果清楚地了解大脑的这一处理过程,而不是无意识地去做,你就能更频繁、更高效地使用组块化技巧。”
- “练习先把最重要的演员放到舞台上,而不是把最容易请到的演员放到舞台上。”
- “比起熟悉的概念,新概念会占用更多舞台空间。 思考多个想法时,你对这些想法的记忆力就会开始衰退。 当你试图权衡选项时,最好只在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最好不要同时思考超过 4 个想法,最好只思考 3 个。”
- “对于这种杂耍式困境,有三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将更多的事情嵌入脑海中,实现自动化处理,也就是让观众多做些工作;第二种是安排信息登上舞台的最佳顺序;第三种是混搭注意力。”
把想法写出来/画出来/用笔记下来,对信息进行分组,不去分心以减少大脑线程,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记得补充葡萄糖。此外,还有个“实现自动化处理“挺有意思的。我们一直在说前额皮质多么多么重要,其实大脑还有个基底神经节区域,如果把它忽略了,那我们那几百万年的进化就白跑了。每当一个新技能练习熟练后,我们的基底神经节就会从前额皮质那儿接管过来,实现所谓的“自动化处理“。所以为了省劲儿,就多加练习吧(哭)。
- “基底神经节很爱多管闲事。‘消息灵通’的基底神经节不仅会拾取肢体运动的模式,也会拾取光线、声音、气味、语言、事件、想法、情绪以及所有其他感知刺激中的模式。”
- “基底神经节热衷于模式。一项研究表明,只需重复某个行为三次,就会触发‘长时程增强’(long – term potentiation),我称之为‘硬接线’(hardwiring)。基底神经节在你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拾取模式。”
基底神经节相当于剧场里的「观众」,把工作交给观众处理,大大节省了舞台上的「灯光」。此外,进一步了解大脑的话,我们还需要了解大脑的两个回路:叙事回路和直接体验回路(direct experience)。叙事回路是大脑的默认网络,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胡思乱想,不管是有意识的主动思考,还是无意识的被动思绪,都属于叙事回路;而直接体验回路,可以当成是“脑子死掉了”,我们依靠且仅仅依靠我们的感官系统,闻到的花香、尝到的美味、十里春风的吹拂、水滴在皮肤滑动、感受到的爱抚等等都在走直接体验回路。
了解这两个回路有什么用呢?这么说吧,当我们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比如艺术类),或者需要借助神秘的“洞察力”解决问题,或者找不到出路处于一个“僵局”状态时,就是打开“直接体验回路”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如果还在叙事回路,大脑相当于在钻牛角尖。所以,不妨放松一下自己,去散个步,晒一晒太阳,听听雨声和海浪(我喜欢^_^)。这可不是偷懒哦,我们只是在尊重自己大脑的运行机制而已。
如果你回味一下曾经的经历,不难想到这样一些情景,当我们被困在某个境况,旁人的一句“点播”,可能让我们豁然开朗。这其实不一定是旁人比我们聪明,而是“旁观者者清“,我们被困在自己的叙事回路里而已。
书里提到的大脑在分工上的主要结构,除了前额皮质、基底神经节,两种大脑回路,还有前两篇笔记里提到的掌管情绪的“边缘系统”,对它我们已经充分了解了。怎么样,了解一下大脑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 [2022.01.05] Kindle 7 & KPW2 固件升级至 5.12.2.2
- [每周一书]《最好的辩护》法律人的逻辑与精神
- [每周一书]《饮食的迷思》关于营养、健康和遗传
- [每周一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教你如何读书
- [每周一书]《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 [每周一书] 文明的另一面《现代性与大屠杀》
- 从《巴黎评论》看作家们都在读些什么书
- [每周一书]《影响力》说服与顺从的心理学
- 亚马逊 2024 款 Kindle Scribe 测评:改进批注,加点 AI
- Mac OS X 打不开 Kindle Previewer 的解决办法
- [每周一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 [每周一书]《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
- [2024.12.04] Kindle Scribe 固件升级至 5.17.2
- [每周一书]《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
- [每周一书]《写给无神论者》信仰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