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书:用手捧还是用脚踩
西方人都有个在新年下决心的好习惯,为了活得更快乐、更充实而换个活法,但是年年都如此,一般的决心都已经做过不止一次了,就有热心人出来写书帮助他们。这样的书已经多到无奇不有且背道而驰、自相矛盾。国际激励大师布赖恩·特雷西(Brian Tracy)的新书《重中之重》(Focal Point)要你“即刻动手”,《心灵鸡汤》的作者则在新作中告诉你“零压力通往成功”;特雷西催促你马上动手的同时又让你悠闲地看海、观云、望星空。
庞大的成功学、励志书家族已经分化为两个阵营:一些人相信幸福大门的钥匙是每天做更多的事,一些人认为应该是做得更少。前一拨人建议树立目标,早早起床按部就班地干,第二拨人拥护的是瑜伽、坐着发呆,摘下手表,推开手机,去种花、织毛衣。
在西方,励志类图书无所不包,众作者教你如何约会又如何分手,如何吃又如何减肥,如何发财并且如何守住它。读者似乎也不怎么买账:“当心那个叫卖点子的富翁,纵使他说这个世界上有 587 位富翁,并邀请你成为那第 588 位,别上他的当。”自助类书到头来成全的只是捞取版税发了财的作者一个人而已。
大多数名人出回忆录都是为了让自己更有名,也有些人把在书中提供生活实用类的建议当做一个卖点,多向出击。一位服装设计师教导读者如何判断衣服的做工:“看领子是否平整,试穿一次感觉一下。你要买的可不是护颈。”
读生活实用类图书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在偷窥。说到整形手术,医生保罗·洛雷克在他的《小费周折:在帕克大道整容院大门背后》(A Little Work: Behind the Doors of a Park Avenue Plastic Surgeon) 中说,他总是一边听“人皆兄弟”乐队的歌一边给客户整容,而且他也像他父母一样注射过 Botox 除皱。他曾经给同一个家庭中的祖母做过除皱手术、给母亲做了隆胸手术、给女儿做了隆鼻手术。这不免令他骄傲起来,觉得自己像上帝一样,要它紧它就紧,要它高它就会高。
励志类书都把职场当做一个特别需要指导的地方。如果无论如何你还是被辞退了,他们都还有办法指导你,甚至有这样的书名——《我们被解雇了!这是我们能遇上的最好的事》,这样你还是得不到安慰的话,那么还有《50 个比你职业更糟糕的工作》,其中包括经营阿富汗旅游的人、垃圾运输船船长。
书名中带有数字的生活实用类书很有杀伤力,数字能向读者传达一种秩序感,貌似一种深思熟虑的结果:不多不少,五项修炼、七个习惯、三十八个秘诀还有专家不吝赐教:星巴克的资深培训专员教你煮咖啡,沙宣的老板教你洗头发,《纽约时报》的出版人教你读报纸。甚至还有《怎样阅读一本书》这样的书,如果读者本来不会看书,又如何去看这本书呢?
很多书的目标顾客是固定的:英语四、六级的目标是大学生,约会指南的目标是欲初尝禁果者,天线宝宝的顾客是初为人父母者。大学生可以一路从英语辅导书买到大众菜谱,人生的不同阶段买不同的书。而有一类书的读者则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人手一册——谁不渴望成功?谁不希求快乐?辅导书能让你顺利通过考试,菜谱能让你下厨时成竹在胸,可那些成功学、快乐指南的有效性始终令人生疑。早在 1952 年,有人出了本书叫《积极思维的威力》,书中说:“当你甩开小我、集中精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你能更有效地处理自己的问题。”
这种通过帮助别人让自己快乐的观念谁都不敢说是自己的原创,它在励志类书中反复出现。但是仔细想想,如果那些让每个人自己快乐的书都果真有效的话,大家又何必去操心如何让别人快乐?
叔本华说:“人生经验给予我们的最大收获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是识别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未成熟之时,他看到的仅仅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一个来自他自身的奇思怪想或他承袭的偏见谬误的世界,而那真正的世界却隐而不见或蒙上了一层梦幻的面纱。”在叔本华看来,应该禁止不成熟的人读小说,要让他们读人物传记。在今天看来,不成熟的人读励志书看到的还是虚幻的世界,成熟的人则已经不需要励志。
————–
作者:贝小戎
延伸阅读
- 亚马逊将在 10 月 17 日发布新款 Kindle 设备
- 公告:“Kindle伴侣”更换域名并改名为“书伴”
- 在屏读时代与无序的知识和解
- 如何使用 Kindle 朗读功能收听电子书内容
- [每周一书] 理性批判《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每周一书]《免费》商业模式的经验式归纳与思考
- 通勤书单:根据通勤时长选择不同类型的图书
- 自制 Kindle 字典简明教程(入门篇)
- [每周一书] 小说集《鹿川有许多粪》夹层中的普通人
- 亚马逊发布全新 Kindle Scribe 带触控笔和 10.2 英寸大屏
- [每周一书]《菊与刀》你需要正视的日本人
- [每周一书] 流行病的科普读物《病毒来袭》
- Sherry推荐图书(二十五)—— 了不起的女性主义读物
- 三二一!Sherry 精选英文分阶阅读系列(三)
- [每周一书]《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