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一个不能宽容特立独行人生的态度的民族,是很难产生天才的。天才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他们以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去,并经由这种超越来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丛日云:人生多歧路,你将如何做出选择
面对滚滚而来的浊流,如果你不能总是抗争,你是否可以选择偶尔抗争;如果你不敢积极的抗争,你还可以选择消极地抗争;如果你不能勇敢地表达,你可以选择含蓄地表达……
丛日云:只要我从正面阐述西方文明,学生就反感
丛日云教授在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一门“西方文明通论”的通识课程,讲解西方文明的演进与特征,当然也少不了比照中国的历史进程。丛日云希望学生了解完整的历史,在史实准确的条件下判断和思考。
刘瑜: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轻松,我相信这种因势利导的教育,对教育本身的产出,对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千家万户的和平稳定来说,都利大于弊。
朱光潜:读书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唐世平:少沉迷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
中国需要更多的能够关心普世问题、提供普世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人才,而不是空喊口号、漠不关心(中国和他人的)问题,自欺欺人的所谓专家学者。
赵汀阳:是什么让中国人“不讲逻辑”?
中国人为什么“不讲逻辑”?《南风窗》记者石勇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作为哲学家,他对影响到了西方和中国在“想什么”、“如何想”的问题上,有着深刻洞见。
周保松:我多年来的一点读书体会
本文所谈,是我多年来的一点读书体会。不过,我必须强调,这不是什么定论或指引,而只是很个人的一点分享,毕竟每个人的读书方式和阅读经验都不一样。
刘亚东:除了那些核心技术,我们还缺什么?
在中国的“厉害了,我的国”这种舆论氛围下,刘亚东主持的《科技日报》则认为,公众应该明白“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甚至还受制于人!
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多读一本好书,就会对你产生影响。实际上,除了书籍,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使普通青年朝向学者、作家这条路走过去。
杨绛谈读书:乐在其中,读书好比串门儿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罗斯高: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
经济学家罗斯高通过呈现和对比一些数据和调查,提出了一个观点——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于教育。调查发现中国农村高中教育完成率低,原因在于农村小学和 0-3 岁幼儿阶段教育出了问题。
钱穆:我读书所获得的人生教训
我自己总喜欢在书本中寻找对我有教训的,但我却不敢轻易把自己受益的来教训人。我自己想,我从这一门里跑进学问的,却不轻易把这一门随便来直告人。
钱穆:读书与做人
我今天的讲题是“读书与做人”,实在对年青人也有关。婴孩一出世,就是一个人,但还不是我们理想中要做的一个人。我们也不能因为日渐长大成人了,就认为满足;人仍该要自己做。
林语堂论读书: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
自由的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这种的读书,得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