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纯钩:读书是最便宜的事,也是最应该做的事
最近,香港一家新加坡资本的连锁书店 PAGE ONE 全线停业了,之前行内就传说他们欠帐,行家已不再发货给他们,他们门市店面也潦草杂乱,显出一种败象来,终于捱不住,酿成一次香港最大规模的书店“执笠”事件。
这年头纸媒寿终正寝似乎是正常现象,香港人照常早出晚归,没什么哀悼心情。要来的总会来,差别只是迟早。
但曾经,PAGE ONE 是香港极有代表性的书店,它走高档路线,目标读者为具高消费能力的中产。中英文图书均采购严谨,以美术、设计、建筑、摄影、时装、潮流等大型画册占主流,思想文化类的图书也在当眼位置,对流行读物则倾向有选择性精选的策略。他们的店面装修走高雅简洁风格,空间比较宽舒,采光适中,音乐抒情,给香港读者的印象,是类似台湾的诚品,虽然远不如诚品的多元化。
书店不景已不自今日始,业者无不在寒冬中度日,除了左派集团的书店有强大后盾之外,其余的都在捱紧日子。书店日子难过,出版自然也好不起来,整个行业江河日下,看不到前景。
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交媒体史无前例地扩张,生活极度方便后,并没有给人们提供更多闲暇。再加上娱乐花样日新月异,如盘丝洞一样易进难出。人们将有限闲暇分配给不同亲友圈,分一点关注时事,剩下来的就用来疯传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灵鸡汤,读书至此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但实际上,世上没有比读书更便宜的事,也没有比读书更让自己增值的事。自古以来,写书的人都是各行业的专家,出版一部著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李时珍写《本草纲目》,原稿丢失后要全文重写,曹雪芹写《红楼梦》要“披阅十载”,真是呕心沥血。作者写好后,要经有经验的编辑审稿,再三修订斟酌,然后还要排版、校对、制版等不同工序,最后才到工厂印刷。印一批书出来,要经发行渠道散到书店,店员要花心思摆设,作必要的宣传推广,然后你大爷一样到书店,挑挑捡捡,付钱带一本书走,你根本不知道一本书里有多少人的心血。
一个专家穷大半生的精力致力于专业研究,然后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一部著作,书印出来,以人人都可负担的售价在市场上流通,如此专家的学说便成为人们共同的文化资产。
有些知识未必是你实时需要的,有些需要不同的知识作参照和综合,但在大量知识融汇到你内心时,会在那里产生奇妙的反应。那时彷彿有一些先前没有的认识事物的澄明智慧产生出来了,你看问题会有不同角度,你会时常对某些事物产生灵光一闪的顿悟,你会从不同事物中间归纳出相同的规律,你会觉得面对陌生事物时,拥有比先前更细致、灵敏、深刻的感受力。
一个优秀作家将他的人生经验化成小说或散文,他对社会人生、历史文化有敏锐的洞察力,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展示社会的真实面貌,剖析人性的复杂与人心的幽微,在那些曲折而丰富的情节推展中,暗含人生的感悟与智慧。读一部小说,不但经历了某些人的人生,还从那些陌生人的遭遇里,感染世间的真善美,荡涤心灵,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有些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时空,有些人的经历与你风马牛不相及,但普遍的人性毫无例外地广披古往今来的社会。千古以下,人间都有正义,卑劣的人到处横行,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家国民族之情,放诸四海而皆准。你在没有恋爱之前,已经饱尝爱情的狂喜与折磨﹔你在未失去亲人前,已经领略骨肉撕裂的痛楚﹔你身无寸铁,已经参加过起义﹔你锦衣玉食,已经感受大厦将倾的恐惧。
文学作品让你经历更丰富的人生,让你更深刻地体认生命的真谛。虚构的故事反应的是真实的世界,那个世界比你亲身经历的更广阔、更丰满、更富于启示,你比别人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也比别人更洞悉生活的奥秘。
数千年来,人都是通过读书来长知识、长智慧,随着年岁的增加来长阅历、长经验。没有读书,阅历和经验都只在感性的层面,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也有种田的经验,也经历生老病死,但他的眼界始终离不开大山,他的心胸也只有三分地一间屋。人要更深刻和广阔地认识世界,唯有通过读书来达到,因为人的实际生活经验有限,而知识的疆域无垠。
现在有些年轻人不读书,他们以为信息已经够泛滥了,要明白世界,有各种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信息,世界就是那么回事,没什么奥妙,有什么不懂,随时“谷歌”一下,就有现成的答案。至于为人处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方式,千年以下那一套东西已经不灵了,年轻人自有应对世界的心法,那些在朋辈之间的交往中,自然会形成起来。
年轻人意气风发,面对复杂的世界信心爆棚(信心满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追赶潮流唯恐不及。他们已经很难安静地坐下来,好好读一本书,用心读很多书,想很多事,从历史中去追寻前辈的足迹,以更宽阔的心胸去想象未来。他们对身处的社会有关怀,但找不到着力处,他们对人世的是非有激情,但缺乏判断力。
当然,任何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共同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弱点,但现在的年轻人与前辈年轻时不同的是,他们不读书了。想想五四那一辈、民国那一辈、甚至红卫兵那一辈,虽然也都经过荒唐的青春岁月,但他们的思想底子,显然与现在的年轻人不同。最近有台湾中学生将纳粹标志拿来巡游,有香港的年轻人也为一些不切实际的理念碰壁,笔者以为,那都是不读书的缘故。
纸媒的没落已成定局,没有人可以挽狂澜于既倒,但在可见的将来,书店还会存在,即使再过一百年,总还会保留一些图书馆吧,也就是说,书会永远在那里等你,你去不去找它,那是你的事情。
你一心想发达,想干一番大事业,你学会钻营,会耍一点小聪明,在人际关系玩一点小花样,然后记住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所谓人生哲理,你就信心满满去行走江湖了。你虽然也算是现代都市人,一天到晚出入社交媒体,打游戏所向无敌,你到处拿来现成的知识,能说会道,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过目即忘,你当然也会活下去,甚至活得不赖,但到最后,年轻人,你的生命会沉淀下什么?
读书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便宜的事,是最应该做的事,也是最值得做的事。没有人读书的结果是,也没有人好好去写书了,写了书也没有人好好去编辑出版它了,编辑出版了,也没有人用心去推广销售了,百年以后,整体人类的平均思想水平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这样的未来,难免令杞人忧天了。
————–
原标题:不读书的年代拼什么?
作者:颜纯钩
来源:腾讯大家
延伸阅读
- BookFere Tools:包含一些实用小工具的越狱插件
- [每周一书]《美的历程》中国古典文艺入门经典
- [每周一书] 经典文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Calibre 使用教程之批量获取电子书元数据
- [每周一书] 敏捷之道《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
- [每周一书]《性审判史》放荡、禁忌与自由
- 三二一!Sherry 精选英文分阶阅读系列(六)
- [2015.02.20] Kindle 阅读器系列产品固件升级
- 某阅不要自作多情,你不是 Kindle 的对手
- 阅读私密性:使用亚马逊 Kindle 阅读的主要原因
- Kindle 视频动画介绍:八大理由让你爱上读书
- 利用 IFTTT 自动推送上传到 Dropbox 的电子书
- [2015.02.13] Kindle 阅读器系列产品固件升级
- [每周一书]《天空的另一半》第三世界女性生存现状
- 为什么在亚马逊云端找不到购买或推送的电子书
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知识碎片多了,浮躁的也多了。搜索引擎、百度百科就像地图导航一样,我们可以不用记住到目的地该怎么走,跟着导航走就行。我们不需要记忆一道菜的做法,搜食谱就行。知识就像外部存储一样,记住了寻找到这些知识的方法就行。以前没有信息如此便利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把知识记在脑子里。按照这个逻辑,长此以往,人类的脑子会退化。一部分高精尖的人才创造人工智能、基因改造人来服务人类,专业知识不断膨胀,人类越来越懒惰,记忆退化,高精尖人才也会越来越少,这种形态下人类就是被人造物主宰的命运。
书籍是价格最便宜、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我也认为写的很好,下面的评论说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这篇文章要说什么很难看吗?哪里用读书说教了?你就是作者结尾说的那一类人吧!看现在的有真正知识的人,哪有不读书的?在这里自以为是。
写得真好
地球上,每年的出版物可以绕地球好几圈,你读得完吗?技术观念日新月异,你学得完吗?看书自然是选有用的书看,知识当然是选能带来好处的书看,
我倒是挺好奇,您是从哪里找到您这句话后 要要看完全部书 这一观点的。我又是否能理解,你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已经低下到无法了解一篇不到两千字文章的内容了,看书看能带来好处的书是你的观点,但又为什么要在这里贬低其他人的读书方式呢,对知识怀有敬畏,我相信您一定看过这句话,我也相信您也一定没有理解这句话。
实在不知道此人要说些什么……读书,我反而觉得现在是很普遍的了,以前可能十年也读不了几本书。我还是喜欢鲁迅先生的《读书杂谈》,它让我清楚了一件事:读书并不是什么高尚的事情,和工人做工是一样的,和喜欢赌博也是一样的。反正总有看书和不看书的……但拿“读书”来说教就有点……
没落,这怎么说呢?窃以为,如同电视不能取代收音机,电脑不能取代电视,手机也不会取代电脑……电纸书也不会取代纸书……反而因为电纸书,我更喜欢纸书,看到喜欢的电纸书,还是会想方设法的去买纸书……哪怕买了也不拆……
人脑真是很神奇的东西,在积累知识时效率是那样低下。读了一本书,就像是一滴水汇入江河,了无痕迹。可是一旦你拥有了它,运用的时候它又迅捷如闪电。看到一句话,你能马上想到它是谁的观点,它又能用什么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多读书胸中自富,那种思想激荡的快感不一定是最“高大上”的,但一定是独一无二,只有不断捧起书本才能体会得到的。
很認同你的觀點,懂得選擇,多讀書有益無害: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