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读书态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
近日,“鲁迅的读书生活”展览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不少爱书人的目光。
今年,正好是鲁迅逝世八十周年,纵观这漫长的中国文坛,也许真的还没有哪一位诗人或作家的阅读量是可以超过鲁迅的。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从小就阅读过大量中国传统的典籍与野史异闻之类的小书。后来,他去南京求学,开始涉猎译自西方与日本的书籍,直至后来东渡日本留学,学习日语、德语等,更加扩大了自己的读书视野,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文学观念,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与思想家。
“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
1927 年 7 月 16 日,鲁迅曾应邀到广州知用中学做过一场演讲,期间他主要谈了自己关于读书的种种看法,后来这篇讲稿经过鲁迅自己的修改,以《读书杂谈》的题名发表在当时位于广州的《民国日报》副刊《现代青年》上。按道理,在当时像鲁迅这么出名的大作家来谈论读书的文章一定会风靡南北的,可是,事实上这篇文章后来并没有被广泛传阅,甚至到现在也仍很少被人提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人们都不想从鲁迅那里求得读书的真知灼见吗?
事实上,当你真正地阅读完鲁迅的这篇《读书杂谈》后,你会发现鲁迅其实在这篇文章内并没有说出什么新意。鲁迅似乎在内心中一直都惧怕给别人(尤其是青年人)充当导师,给出这样或那样的指导意见。在鲁迅的意识中,青年人的导师是应该由像陈西滢那样的“正人君子”来做的,他自己不会给青年人充当所谓的导师,而只是在他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最及时的帮助而已。因此,在对待读书这件事情上,鲁迅似乎也不肯给大众给出任何可行的意见。在《读书杂谈》中,鲁迅说:“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因此,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鲁迅会如此不愿给别人给出关于读书的意见。他的意思就是说,读书还是个人的事情,任何人也不能给你给出可行的意见,你只能凭借自己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读书之径,即鲁迅所谓的“嗜好的读书”。
这种意识是完全“鲁迅式”的,根植于他一直以来对任何束缚个人的教条的反对与批判。鲁迅一生的思想如果可以概括的话,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即“立人”。鲁迅对个人解放的呼声至今仍然是强烈的,因为,他所期许的个人独立的社会至今仍未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在《读书杂谈》中所给出的意见是暗合于他一直以来所提倡的“立人”思想的。这也可以看出,鲁迅用意之深刻,他的这种看似“消极”的做法其实暗含了许多积极的力量。在 1920 年代的革命洪流中,不乏诸多像成仿吾一类躺在上海租界的洋房内来指导青年人冒着生命危险上街去革命的革命家,鲁迅不愿充当这样的人物,因此,他极力反对任何给青年人给予指导的“导师”,也极力反对青年人去寻找所谓的“导师”。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关心着每一个人的独立与成长,却又始终与每一个人都保持着距离。从《读书杂谈》所反映出的鲁迅深刻的思想,至今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宝藏。
《青年必读书》始末
与鲁迅的《读书杂谈》相比,他的这篇《青年必读书》就著名得多了。它在鲁迅一生的思想演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这篇小文及其背后所牵涉的种种事件可以看出鲁迅对读书的另外一种态度。
1925年1月间,由孙伏园主编的《京报副刊》发出“青年必读书十部”与“青年爱读书十部”的征求启示。七十余位社会名流与文人学者,以及三百多位青年,应征作了答卷,并陆续在《京报副刊》上刊出。鲁迅的答卷只有一句话:“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但在这句话后面,鲁迅还附注了一篇小文作为解释性的文字,他说:
“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
……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
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虽然如今看来,鲁迅的“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的观点不免有些过激,周作人也在多年后在致鲍耀明的一封书信中谈到此事时说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实乃是他的‘高调’……他好立异鸣高,故意地与别人拗一调。他另外有给朋友的儿子开的书目,却是十分简要的。”不过,鲁迅这样说必定是有他的考虑的。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借狂人之口,说出中国传统的那些写满“仁义道德”的纸张背后藏的其实是“吃人”的历史。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鲁迅会反对青年人看中国书,而是提倡他们去多读外国书了。鲁迅的这篇文章一经发表便在文化界引起了许多人的争论,像是在人群之中投下了一个马蜂窝一般,有关论辩的文章多达六十余篇,成为当年学界的一桩公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为诸多学者所关注。
不论如何,鲁迅在《青年必读书》中所表达的观点背后其实是希望看到青年人应该多去行动和做事,而不只是空谈和抱怨。放眼如今,鲁迅的这种“行胜于言”的忠告仍是珍贵的。因此,在读书的选择上,即使有人热衷于为青年人开书单,后者也并不一定会读那些书。真正的读书者是不需要任何人为自己开书单的,他们也不会热衷于为别人开书单。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只热衷空谈与享乐,即便是再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人开的书目,他也不会去读的。因而,当我们今天再回过头去读鲁迅的这篇短小的《青年必读书》时,重要的已不再是文中那个稍显过激的观点,而是他在附注末尾所说的那句话:“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或许是共感于行动对青年人的重要性,当年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也将“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八个字作为该校的另一条校训。现在的社会仍然在大力提倡实干的风气,因此,鲁迅在《青年必读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仍有它闪光的地方。
“书账”及其嗜书如命的记录者
鲁迅一生是嗜书如命的,除了在亲友等人所记叙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见大量有关于鲁迅爱书的故事外,他的细致的“书账”也印证了自己嗜书如命的秉性。许多与鲁迅有过交往的人,都会谈到自己收到鲁迅先生寄赠的书都是经过仔细的包装,平展如新的。当然,鲁迅对自己的每一本藏书更是珍爱有加,如果新购或别人寄赠的书上有污迹与皱褶的地方时,鲁迅一般都会自己亲自去处理,或清洁或修补,然后将焕然如新的书收藏使用。在南京求学时,鲁迅曾经在冬天将买新棉裤的钱拿去买了自己喜欢的书,于是,为了不使棉裤上的破洞被别人发现,他就用墨汁涂黑的纸片来修补棉裤,以防出丑。由此可见,他从小就具有爱读书的秉性。
除了嗜书如命,鲁迅还有另外一个好习性,就是写日记,并且几十年都不曾间断。在日记中,鲁迅除了记述自己每日主要的活动及感受外,还特地将自己购书的情况一一列出。“书账”的内容一般包括所购书的地点、书名、作者、价格、题跋等等。每年的日记之后,还专门附有“书账”一节,详细记录自己这一年所购图书的数量、种类、费用等项,可谓细心之至。
自从鲁迅于 1912 年 5 月 5 日开始写日记起,至 1936 年 10 月 18 日逝世,在此之间,他的日记很少有缺。虽然有时会出现各种事情,比如在1935年鲁迅曾大病一场,耽误了日记的写作,但在事后鲁迅都会根据回忆来将日记补全,包括日记中的“书账”。鲁迅为什么会如此细致地将“书账”坚持不懈地记录下来呢?我觉得,还是源于鲁迅对书的喜爱,所以才会将自己购书的细节全都记录下来。根据“书账”的记录,鲁迅在 1928 年之前,每年用于购书的钱款在 400 元以下。而从 1928 年之后,他每年花在买书之上的钱都会超过 400 元,最高记录的 1930 年竟然有 2400 元。这在当时差不多是一个大学教授一年的薪俸。由此可见,鲁迅对书的喜爱,以及他读书的勤奋。
实际上,鲁迅一生并不富裕。有时为了买自己喜欢的大部头书,比如《四部丛刊》,他都不得不再三权衡,最后才将家中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拿去买书。据“书账”记录,鲁迅一生购书约 3000 多种,共 9600 余册,其中还包括 6900 多种汉代画像石拓片。为购买这些书籍,鲁迅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与心血,只光记录这“书账”就是一项艰难且用心的工作。
总之,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与他的这种读书的态度及嗜书如命的习性是紧密相关的。即便,天才说无论在何时都会有众多的谈论者,但是能够养成一种自然、勤奋、通透的读书习性将会有助于成为一种真正的“天才”。这种“天才”有先天的禀赋,但更有后天持之以恒的读书与学习的好习惯,因而才是纯粹的。鲁迅的读书生活是过去的事情,而真正能够被我们所把握的则是现在,不如,现在就拿起一本书吧。
链接:鲁迅的读书方法
怎样读书?鲁迅有直接说的读书方法。鲁迅在《随便翻翻》中谈到“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的方法。鲁迅又在《读书杂谈》中谈到“自愿”“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方法。除了这些方法以外,鲁迅还有间接说的读书方法如下。
怀疑——研究法。鲁迅在《我要骗人》中说:“中国的人民是多疑的……然而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实际上鲁迅对自己的“多疑”也是承认的,“我的‘疑’是存在的”。但不管怎样说,怀疑是超越的起点,有疑才有卓见。
比较——鉴别法。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方法;鉴别是分析好坏、分清是非和划定标准的方法。鲁迅说:“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看书和画,亦复同然”。
思索——观察法。鲁迅认为,思索应是独立的思索,反复思索。“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读书要思索,创作也要思索。“倘若写东西,便都要探索。”思索之后更重要的是观察,正视问题,要与实际接触,使读的书活起来。
结合——借鉴法。结合就是联系,借鉴就是对照。学习与超越、移植与独创和吸收与发展既是“结合”的方法,也是“借鉴”的方法,博采众家,取其所长。鲁迅在《致董永舒》信中说:“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
精密——见识法。只有思路精密了,才不至于糊涂。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这语法的不精密,就在证明思路的不精密,换一句话,就是脑筋有些胡涂。”思路精确细密地读书才能读出精髓,有所得,有所见识。这就要善于“总结”。鲁迅自己非常善于总结,他在读世界文学时总结说,“研究世界文学的人告诉我们: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
—————–
原标题:鲁迅的读书生活
作者:马海波
来源:海南日报
延伸阅读
- Kindle Scribe 新增三项功能:新画笔、子文件夹和笔记导航
- [每周一书]《效率脑科学》你的脑子还够用吗?
- 便当料理指南:享受精致生活从一份便当开始
- 英文电子书使用字典查词时选中整段的解决方法
- 中亚 Prime 会员可免费借阅 500 本 Kindle 电子书
- [每周一书] 正在消失中的《最后的耍猴人》
- 中亚 2017 全民阅读报告:解读六大阅读行为趋势
- 如何使用 Kindle 朗读功能收听电子书内容
- 书伴交流群及其它在线互动方式
- 自制 Kindle 字典简明教程(入门篇)
- Kindle 按阅读页数付费对读者和作者会有何影响?
- [视频] 全新 Kindle Paperwhite 4(2018)开箱展示
- 中国亚马逊推出 Kindle Unlimited 包月服务
- 把 TXT 文档转换成带目录的 MOBI 格式电子书
- [每周一书]《历史的教训》人类的活动是否有规律?
说实话,鲁迅的话看看可以,认真就过了。这种看法哪怕是在书籍稀缺,一个人的选择有限的古代,他们读书也不会真的但凭自己的喜好。否则,流传至今的那些书籍大多是些没有多少价值的志怪小说而没有那些严肃的学术类书籍了。况且如今世界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其各种信息的质与量是19世纪以前所根本不可比拟的。如果一个人要仅仅靠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书,那么他要在那些不值一提的烂书里面耗费多少时间与精力?一个人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读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所推荐的好书,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假使鲁迅不曾读过中国古典书籍,而一些修读国外名著,那么那只会是国人的灾难。为什么?因为中国少了一个出色的批评家,思想家却多了一个蹩脚的翻译家。不信他的外语水平的,可以找他所翻译出来的国外小书看看。
欸,我的理解是,不是拒绝交流,而是反感依赖。大部分索要书单的人并不是那个真正的想进行分享交流的类型,而是那种索要完就长舒一口气然后就没有然后的人。书要自己读,读着读着才能发现想读的喜欢读的想探究的,而不是一下子接受一个单子,单子虽好,不一定可口。再说呢,认真读了,思考了,自然就会想去分享交流,这样形成一个正向的过程,只不过后面这几句他没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