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梦一场:Kindle 伴侣将逐步放弃网盘分享
当云盘成为数据分享主流时,我们感到这实在太 Cool 了,不用买硬盘就可以存放大量文件。但今天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云”散之后的一片狼籍,仍需要购买大量硬盘储存那些曾飘在“云端”的数据。
昨天“360 云盘”发布服务转型公告,称“由于云盘存储的私密性、管理的复杂性,导致无法解决盗版侵权等问题,即将转型企业云服务,同时将在 2017 年 2 月 1 日关闭云盘”。哦,多么“漂亮”的结束语。
但仔细一看却满是欠缺逻辑和推卸责任。其理由之一是“云盘存储的私密性”,用户所上传的数据本来就是私密的,作为一个提供线上存储的服务,理应就是应该承担此义务,算得上是一个理由么;理由之二是“管理的复杂性”,如果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顾客户的利益,擅自关闭包括付费会员在哪的所有用户的服务,分明就是明目张胆地推卸责任;理由之三是“无法解决盗版侵权问题”,可能它自己也觉得前两个理由有点儿勉强,就祭出了这一块散发着恶臭的万年免死牌。嗯,确实恶心到我了。
其实,除了这些“道德正确”的烟雾弹,它也道出了关闭服务的真正原因——即将转型企业云服务。嗯,你没看错,真实原因就是你们这些免费使用我服务的用户,给我的企业带不来多少价值,付费服务用户那点儿会员费也是杯水车薪,还是向企业伸手要钱比较靠谱,所以我不跟你们玩儿了。
虽然上面这些话带着谴责的味道,但从理性上讲,一个商业公司追求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不可饶恕的是满嘴放空炮给用户带来的伤害。小伙伴们应该记得当年那些喧嚣的口号,什么以 T 计的空间,什么永久免费……虽然我们的理性告诉我们这不过都是饵,但架不住感性一厢情愿的决定“相信一次”,于是把自己大量的数据存储到所谓的“云端”,好证明一下“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条真理。
再然后,就有了今天的结果,不仅要日夜开机把网盘数据同步到本地,有的小伙伴因为几十个 T 的数据无处存放,还要花费大价钱购买硬盘设备。还有那些主要依靠网盘提供文件下载的大大小小的网站,有着几百上千成万条的网盘分享链接,站长得耗费多少时间去处理瞬间失效的分享链接,在此期间得有多少用户无法获取到需要得到的资源。这种欠缺社会责任,制造混乱的行为令人发指。
近年来“云”的概念被炒得稀烂,发酵了这么多年,终于也散发出一些臭味。在这些所谓“大公司”提供的服务面前,作为用户弱小得不堪一击。关闭在线存储 360 云盘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可以说,不论是哪一家公司提供所谓的“云”服务,都不值得信任,因为商业的本质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地逐利,对于没有什么“商业道德”基因的国内商业环境来说,更是如此。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答案很肯定——自由。那什么会让自由丧失殆尽?答案也很肯定——集权。我一直觉得所谓“云”是一个伪概念。比如,你的计算机是连接到互联网的一台主机(包括手机或其它联网终端),那么所谓“云”也不过是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一台大一点儿的主机或机群而已。在这台大一点儿的主机上,“大公司”可以雇一些人提供一些服务让你使用,比如网站、网盘或其它网络服务。当然你可以使用你的主机建立这些东西,但是由于个人主机性能上比较差,网络环境也不甚稳定,所以实用性不高。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小主机访问大主机的模式,所有主动权都掌握在“大公司”手里。它可以在某一天说我永久免费,也可以在另一个某一天说我不提供服务了。于是所有的自由就都消失了。所以当很多人迷信于云端多美好的时候,我总是心存芥蒂,而“云”在现实中的表现也是意料之中。
数据存储和分享,算得上是互联网世界的基础功能,但互联网发展到如今,仍然没有出现一种让人完全满意的解决方案。所以每当某个大网盘关闭后,群组中总会出现大量的关于硬盘、NAS、私有云之类的讨论。其实细品起来蛮苦涩,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抛弃硬盘在云端畅游,但又不得不在“云”散的时候,再次“刀耕火种”,用硬盘装在那些我们曾认为可以“永久”存储在云端的数据。
说这些不是为了埋怨,而是想要让自己头脑清醒清醒,不要让“大公司”们用“云”的概念把咱用户当猴耍。那有人会问,既然这种集权形式的“大公司”提供的线上存储服务不靠谱,又没一个真正的“云”解决方案,那数据的存储和分享该怎么解决呢?
到目前为止,让我心仪的数据分享方法仍然是“硬盘+分布式”的模式,比如我们常见的 BitTorrent 内容分发方式。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去中心化,所有的文件都不是存放在某个主机上的,而是存在于每一个通过密钥连接到一起的主机上的。这样不管哪一台主机退出,都不影响其它主机之间的文件分享。而且,随着参与的人数增多的同时,也解决了个人主机性能差,网络环境不稳定的缺陷。
虽然这种方式相对于网盘来说少了一些灵活性,但算是摆脱集权式服务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之前 Kindle 伴侣曾经部分放弃使用网盘而采用 BitTorrent 公司旗下软件服务 Resilio Sync(原名 BitTorrent Sync),当时使用它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不明原因网盘不断无缘无故地取消分享链接,导致人工维护成本增加。在如今网盘一个个关闭的境况下,这种方式优势更为凸显。
虽然 Sync 这款软件卡一点儿(最新版改进很多),分享文件也显得不那么灵活,但总的来说不必整天担惊受怕哪一个分享链接又被干掉了。对于用户来说也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做法,只需要把软件装上,添加一个分享密钥,就可以静待数据同步到自己的电脑上了。接下来,Kindle 伴侣会在全站取消网盘分享的方式,转向 Sync 分享,这样我就可以方便地在本地硬盘上整理文件,就算某一天 Sync 这个软件不提供服务了,也可以平滑转移到另一种类似的软件服务中,之前整理的文件不需要做任何改动。
其实唠叨了这么多就是气愤于,那些亲手花费大量时间一条条添加到网站上的分享链接,又要亲手花费大量时间一条条删掉。然后就是告诉小伙伴们 Kindle 伴侣将逐渐淘汰掉网盘服务,利用 BitTorrent 内容分发方式分享文件。当然,如果今后遇到更好更方便地分享方式也会采用。
好了,我去剔除网站中的失效链接了,如果心中有块垒,不妨也在留言区一吐为快吧。
© 「书伴」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https://bookfere.com/post/457.html
“Kindle新闻”相关阅读
- 亚马逊 Kindle Voyage 已全线下架停售或成绝唱
- 499 元新 Kindle 拆机分解:看看它的内心世界
- [2020.07.07] Kindle 阅读器固件升级至 5.13.1
- [2024.07.23] Kindle 阅读器固件升级至 5.16.10.0.1
- 亚马逊为 Kindle 改进了“筛选器”和“排序”功能
- Kindle Paperwhite 4 谍照?变外观不变配置
- 专注阅读,拥抱时代:细数 Kindle 发展史
- Kindle Voyage 阅读器深度评测(四):软件功能
- 中国亚马逊推出 Kindle Unlimited 包月服务
- 亚马逊对 Kindle 电子书样章做了性能改进
- [2015.08.11] Kindle 阅读器系列产品固件升级
- 亚马逊官网变更 Kindle 管理入口位置并改版管理页
- Kindle 正式全面退出在华业务中国电子书店已停止运营
- 亚马逊“只换不修”的 Kindle 售后政策遭质疑
- 亚马逊 Kindle 全系列更新,含首款彩屏 Kindle Colorsoft
那些亲手花费大量时间一条条添加到网站上的分享链接,又要亲手花费大量时间一条条删掉。唉!
百度要是垮了就不好收拾了╮(╯▽╰)╭
虽然知道没有永久的网盘但是没想到这天来的这样快,360上没存很多东西。。但是如果百度也,就难说了。。
说实在的我觉得电驴很好,贡献多的下载快,贡献少的下载慢,自由开放,然后被迅雷的吸血骡整死了,BTSYNC也在用,真的太不稳定了,但是思路是蛮好的,为什么国内不发展类似的呢,以后被数据窃取也不是不可能
用过 P2P网站客户端ZERONET,感觉还挺好用的。
这里的电信网络上下行带宽不对等,上传速度太慢了,根本就不考虑使用Resilio Sync了。
Resilio Sync现在还是太不稳定,经常出现分享密钥无故丢失的情况。
毕竟是国内吧,就别提网络公司了,其他的不还都是一样说变就变吗?光说云似乎只有它很不好似得,毕竟也享受过云的便利。。。。
站长,强烈建议更改成国外大型网盘公司吧。比较靠谱。有墙也行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剖析得很有深度。
“云”,就像一场美丽的梦,即使它在美丽,也不过是一场梦(尤其在国内这种环境)……
站长辛苦了,不知还有多少站长像你一样不得不去处理繁杂的网盘分享链接。
试了一下 Resilio Sync,一堆 bug,网速显示不正确或者干脆不显示,最要命的是 同步进度 还会倒走,从 93% 倒走 到 86%,最后那点永远同步不完~~~。
BTsync 的缺点是对多数人来说使用难度偏高,其实我还是喜欢电驴,不过电驴已经半残了,非常可惜。
当初国内大肆推广云盘也就是为了吸引用户,现在用户也有了,再者本身云盘盈利微乎其微,关闭也无可厚非,免费的东西不靠谱也正常。不过它发布这个公告就直接停止共享,无法在线浏览图片视频,我想挑几张想保留的图片下都没办法,只能全下,下载速度又慢的要死,这真的很不爽。不过停了也好,电脑里最后一款360产品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早就想卸载了)。
唉,国内这种事儿太普遍了!所以我是从来都不相信的,还好,我几乎不用“云盘”之类的!
早已对国内这些失去了信心。之前用dropbox,鸡国给封了,后来转到copy,又关停了,目前暂居在mega。
唉,颠沛流离。
对于360这种恶心人的行径,简直了,哎,那么多的资源都下载不完了,而且还限制了下载速度,当初的承诺也付之一炬,老板人不行,承诺也别想靠谱了,后期我还会把百度云盘上的资源下载到本地,多购置一些硬盘吧。保险
问题是硬盘不靠谱啊,损坏率太高
自己组建 NAS ,就不怕硬盘坏了。